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朝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的绝句。一骑急驰而来,烟尘滚滚,人们只以要紧发生,却不知是为贵妃那欢心一频。因为杨贵妃喜欢吃岭南的新鲜荔枝,唐玄宗便差人去岭南运输。荔枝难以保鲜,岭南距长安又相隔数千里,交通不便的古代如何从遥远的岭南运送到长安?《长安的荔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励志而又辛酸的古代职场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长安城小吏李善德因被人算计接到任务:要在贵妃的生辰前,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而以当时的条件,新鲜荔枝下树后,不出三天就彻底变味,而岭南到长安五千多里,在唐代,不管用水路还是陆路,最快的速度也要十多天,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哪里是什么差事,分明就是一道催命符!但皇命完不成,只有死路一条!好友韩洄给他出主意:与妻子和离,用这几个月借着荔枝史的名号狠捞一把留给妻子女儿生活。杜甫却给他讲了一个励志老兵的故事,告诉他不做只有死路一条,做了也许还有一线生机,鼓励他奋力一搏。不甘就这样赴死的李善德,踏上了前往岭南寻找解决办法之路。

故事的最后,在商人的帮助下,九死一生、历经万苦,不断地尝试,反复地推算,再改进方案,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成功的将荔枝送了回来。本来是可以领功受赏,凭着这个成绩平步青云,但他却又为了百姓的疾苦,拼着命说真话,挑战权贵,最终被流放岭南,告别繁花似锦的长安,成了一名荔枝农。

假期看着马伯庸的中篇小说《长安的荔枝》感受有三:

退无可退之时,唯有拼死一搏。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这是书中李善德的原话,正是因为李善德没有放弃,才有了流传千古的“妃子笑”。从李善德的身上感受到,如果不试试,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行呢?如同《热辣滚烫》中无论躺平了被所有人瞧不起到成为拳击手的乐莹,还是作为演员从两百多斤减到一百斤的贾玲,都向我们证明了事再难,努力就能成功。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困难,会有低谷和绝望的时候,如果一味自暴自弃,不去尝试,结果只能限于窘境。唯有发奋努力,从不可能中孕育出可能。就算最后是失败的,至少也曾经努力过,也知道自己距离成功有多远,还有多少进步的空间。

即便不被尊重,也要努力证明自己。

李善德空有荔枝使的身份,到了岭南并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重视和尊重,不仅被其斥为骗子,还受尽侮辱挨了一顿打!但当胡商愿意给他提供银钱帮助他,他又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尽全力地努力证明自己。也因此收获了荔枝农阿僮姑娘的友谊和大家的信任。从没被当人看过的奴仆临邑在李善德被追杀的危难之际忠心护主,以血肉之躯守护了李善德的安全。只因为李善德把他当成人,当成朋友,给他敬了酒。《热辣滚烫》中的“贾玲”又何尝不是?在被朋友、亲人背叛、瞧不起、欺负的时候勇敢地挑战自己,用超越极限的努力完成了涅槃,赢得了赞叹!

即使再难,也要守住底线

李善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新鲜荔枝按期顺利送到长安。所有人都以为李善德可以义气风发,风风光光地过他的安逸日子。然而只要想到为送新鲜荔枝所耗费的大量银钱,想到百姓不堪重赋的悲苦生活,想到为此失去的性命,想到树被砍阿童绝望的表情,他便饱受内心的煎熬,无法安然享受荣华富贵。面对右相杨国忠的权利,李善德不再在乎自己的前途,揭露转运荔枝的高额费用,揭露被贪的银两,指责右相所不知的砍掉的多少树,死掉的多少马,多少骑手的奔波涉险,多少人的命赴黄泉。皇权面前,这些指责只有一个结果!豁出去的李善德,被当心一杖的李善德,却异样地镇定自若,只因守住了他做人的底线。每个人都要有内心珍视的底线,只有坚守它、保护它,才能无悔无怨。

书中的李善德,被人算计受人摆布,即便自己的处境非常艰难,仍然保持着自己最初的善念,做一名普通平凡但很安然的荔枝农或许是他幸免于难最好的回报。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很多事情我们没法掌控,但守住底线,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