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童年里的,会说话的糖纸

(真实日常)

同学小玉的哥哥有一个宝贝,看他的宝贝有两个规定:一是只允许女生看,不允许男生看;二是看的时候不能抢。

那时候,我们上小学一年级,她哥哥上五年级。

她哥哥学习很好,高高壮壮的,又是体委,我们这些小女生特别崇拜他。

有时候放假,下午,小玉就会约上几个好伙伴,去她家看他哥哥的宝贝——糖纸册。

那时候是70年代,物资匮乏,能吃上糖果对小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糖果珍贵,糖纸也珍贵。

早期的糖纸只是普通的纸,不好剥离,容易和糖粘在一起;随后有了改进,出现了蜡纸糖果纸,容易剥离,不粘连糖果了;再后来出现了塑料糖纸,也叫玻璃糖纸——质地轻薄,薄如蝉翼,手感光滑,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玻璃糖纸,光泽度高:表面富有光泽,在阳光下会折射出绚丽的色彩,有的还带有镭射效果,看上去五彩斑斓,十分漂亮。

我们对这些糖纸,爱不释手,常常吃完了糖,对着糖纸还要看看,不舍得扔。

小玉的哥哥是三好学生,老师奖励他几个大日记本,他就把糖纸收集好放到他的日记本里。

他的糖纸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先把糖纸泡在温水里,轻轻搓掉残留的糖渣,再用清水冲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平放在窗台上晾干。

晾干后的糖纸平平整整,一点褶皱都没有,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原本有些软塌的糖纸,变得挺括又鲜亮。

他的糖纸五颜六色,各样图案,有的还是成套的、成系列的,很精美,一幅幅栩栩如生,像会说话一样。

他的糖纸册不给男生看,是因为男生毛手毛脚的,总怕他们不小心把糖纸揉皱、弄坏,毕竟每一张糖纸都是他精心整理、保存的宝贝。

我们这些女生看的时候,也都格外小心,指尖轻轻碰着糖纸边缘,连呼吸都放轻了些,生怕惊扰了这些“会说话”的小家伙,也怕辜负了他对糖纸册的珍视。

小玉常把她的好朋友带回家去,看她哥哥的糖果册。她也因哥哥的糖果册收获了不少好朋友。

通常是几个女生写完作业,小脑袋凑在一起,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糖纸上通常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虫鱼、风景、卡通动物、人物等,像嫦娥奔月、唐老鸭和米老鼠等。

颜色有金黄、桃红、翠绿等鲜艳的颜色,亮闪闪的。

看着一幅幅鲜活的图案,我们便给它编故事。每个人都要编故事,但不能重复别人的内容。比如小兔子的家、小船的航向、新嫦娥奔月……

编好后还会讨论谁编的好,也有无法判定的时候,要是他哥哥在,我们就请他哥哥来评判。

这时候,谁要是得到他哥哥的表扬,别提有多开心,多荣耀呢!

有时候他哥哥有了新糖纸,也会把它们送给我们做书签,我们又是一阵高兴。

一下午的时光就在温馨和愉快中度过了,夕阳漫过窗台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去。

后来我家搬走了,和小玉也失去了联系。

我也就再没见过那样鲜活、透亮、精美的糖纸册,也再没有和谁那样,认真地给一张纸编故事。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翻纸册。”你途经过我童年的时光,轻轻一碰,总先想起那堆在阳光下闪着光的、像会说话一样的糖纸,又想起那些凑在一起的小脑袋,和被糖纸裹住的、甜得能溢出来的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