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观点二,行动力不强,来自于认知不够。
我给自己贴的标签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每天的计划制定的特别好,可以用天衣无缝来概括,小到上厕所的时间,都会在我的清单内。
但是,我的完成度超低,看到这么长的清单,我会迟迟不愿行动。
我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制定者,但不是很好的执行者。
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会有拖延,会有畏难。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我是有‘完美情怀’。
希望所有的事,从一开始,就非常的完美。
如果运动的时候,发现鞋脏了,我可能就会放弃跑步。
如果学习的时候,找不到我希望的学习方式,我就会焦虑,然后拖延。
如果听课的时候,我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如果中断,我会从头开始听,所以我的课基本上开头听得多,后面的就匆匆了事。
如果看书,中途看了一半,第二天再看,必须从头开始看,不是因为要温习,而是就是要从头开始,在我内心中,只有从头开始,我才会心安。
这让我想到做PPT的时候,开始那几页,我会做得特别精美,但是始终在开始的那几页上,不愿去更新,因为始终觉得那几页不理想。
。。。。。。。。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怀呢?仔细想了一下,
可能是每次在我很全神贯注的时候,父母每次都会过来打断。我内心充满了不满和愤怒,所以就告诉自己列个计划,他们交代的事,在计划里的休息时间去完成。可是,没有和他们达成协议。他们还是会时不时的过来,打乱我的计划。没有尊重我的需求。
对,我列计划,是在表明我的需求,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尊重。
他们每一次的打乱,都会让我歇斯底里。
慢慢的,‘父母’变成了任何外在事物。一个小小的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出现后,马上回整个计划停止。
其实,列计划,就是在表明,我的需求。
昨天和教练沟通后,我要改变的思维模式。(今天的课程对我来说太及时了)
1 减少清单项目。
给自己减重。从学习计划开始,给自己松绑。每天的计划为原先计划的二分之一,先实践看看效果。从一点点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开始。
接受自己的慢,慢就是快。
2 接纳不完美。
做自己能做的事,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老天爷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把自己的事先做好。
3 我的人生愿景,找到我的内驱力。
昨天教练一句话点醒了我,我目前行动上的矮子,是因为没有压力。
仔细想了一下,貌似真是这样,去年的时候,我有半年的时间一直在努力学习,会拖延,但是一直在做,而且完成的很好。
现在为什么呢?
我有点接纳目前的现状了。自己的过得还算充实。
不,不,不,我的理想呢?我的海外留学呢?我要的钱包鼓鼓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些人高估一年做得事,却低估了10年能做的事!
抓住我的三只青蛙,努力开干!向韩雪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