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睡得少,又睡得好
本次三天假,因为赶路,我有两天都是夜晚两点才睡,晚11点多时打盹一个小时,第二天居然没有感觉到困。心想,平时睡那么多,是白睡了吗?于是,搜索如何睡才能少睡不困。
搜到BBC纪录片《睡眠十律》,该片通过严谨的研究得出了10种科学的睡眠方法。
其中,有两点印象深刻:
1醒来再睡,睡了也白睡。这是因为你醒来以后再入睡的话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深度睡眠状态的!而我早上醒来后总想赖床,有时睡个回笼觉,原来都是白睡了的啊!
2在固定的睡眠周期入睡,一般90分钟为一个睡眠周期,保证5个睡眠周期,在周期末端醒来,不会困。这是不是跟少食多餐一个道理啊?
二、充分忙碌后的闲,才能体会到幸福感
平时上班日,工作孩子家务应酬忙得团团转,忙得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质疑。这几天假期,回老家,狠狠地玩,感到:闲,只有在充分忙碌后才是有意义的,就像跑了1000米,然后躺在床上休息10分钟,那种幸福感要比一直躺在床上强太多了。若没有充分忙碌后对闲的渴望,没有对比,是享受不到那种幸福感的。以前,我总希望自己能更闲一些,对忙碌有些厌倦和排斥,这次感受到,忙里偷闲比一直闲着更幸福!
三、不怕麻烦别人,才能产生深度连接。
我一直怕麻烦别人,不管是对家人还是朋友,总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所以,很多事总是一个人扛。
昨天花一个小时看了一本书《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一部分,其中一个观点颠覆了我的认知——不怕麻烦别人,才能产生深度连接。
因为今天我麻烦了你,会有愧疚,下次你麻烦我,才会平衡。这样一来二往,就会产生深度连接。你第一次请我帮忙,若帮不上,我会觉得亏欠,第二次你再找我,我就会更卖力。如果我怕麻烦你,你怕麻烦我,时间长了,我们谁也不会主动联系,即使再好的朋友也可能生疏。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