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垃圾分类有助于环保,我在新西兰生活了一年,有很多城市垃圾是丢在家门口的分类垃圾箱的,每天有专门的人来收垃圾,如果没有经过分类,会被罚款,这样新西兰人养成非常好的习惯来进行垃圾分类。而这对于中国来讲运营成本过高不现实,民众教育成本也极高,而破坏这个规则的成本极低,只要有人不遵守,很多人就觉得他做垃圾分类这件事没有意义了。而对于普通民众分类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成本而没有更多直接收益,不分类节省时间成本。所以大多数的人没有动力进行垃圾分类,政府想要真正退行垃圾分类,不应该仅从道德方面来教育,而应该给垃圾分类的人给予一定的好处,之前我在深圳3W咖啡,听过一个项目,是在小区里面放一个智能垃圾箱,分类正确放入,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这就算是给人能够炫耀的社交货币也比希望大家主动自发来做要好得多。
再从分类处理方面来讲,就我在新西兰的生活经验而言,垃圾应该主要分为厨余,厨余可以用来做成肥料或者猪饲料等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那么剩余的不可回收物对于后期的垃圾处理的压力会减小很多。
后期的垃圾处理方式,有堆成垃圾山,而混合在一起的厨余会在垃圾中变质,形成沼气,对于垃圾处理人员来讲是剧毒的。这样混成垃圾山和多几个分类垃圾桶所占据的土地,我认为分类垃圾桶更好,因为垃圾山变大的复利效应会很恐怖,而分类垃圾桶可以循环使用。
再说焚烧的处理方式,干湿垃圾一锅粥混合在一起使焚烧效率大打折扣,很多垃圾不完全燃烧,且有很多有毒垃圾混在其中产生很多有害物质。
填埋会使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这种危害可能会在很多年以后大爆发。
可回收物可以进入工厂再加工处理,但是往往成本比用一手原料要高,而导致最终环保回收的产品售价偏贵,在市场上销量不太好,没有需求的话,工厂就会停止生产回收再加工产品。也许政府可以进行再分配补贴等措施。
经过分类处理以后,不可回收物就比较少了,那么这部分再进行处理所消耗的资源就会比较少了。
当然最后还有有毒垃圾,事实上很多环保类的产品,比如太阳能板,节能灯等在坏了之后就是有毒垃圾,处理它们却需要很多资源,所以很多人说其实并更环保,但是不分类,让他们在环境中分解,变成剧毒,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等,会更不环保。
所以我觉得从源头处理垃圾,还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案。比如开始就分类,工厂生产的产品本身就能够减少丢弃时的毒害产品,减少造成污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