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写下了这几段话:
“你要相信啊!
从听一听内心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到认真审视自己,再到怀着憧憬,发现自己五年后的时光场景。不得不说,倘若心中有光,哪里都能闪瞎别人的眼。
认识自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因为要不止经历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可是过去之后,才能迎来一个全新的自我,彼时的我和此时的‘你’还是同一副躯壳,灵魂却不同。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好好做事,好好和内心对话,也请告诉自己:要好好活着,活着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相信意味着你终有一天会做到。”
这是我参加七天自信训练营的一点感悟,从心理学的角度,用文字去描写内心,描绘未来,让我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这感觉实在是太妙了。
之前我就说过,总有一本书会帮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一本不行就100本。现在我发现,我们所经历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没必要只固守一种方式,可以尝试用别的方法来感受内心,只要你认真去参与、去感知、去反省,那么它一定会反馈给你一些信息,甚至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
对于写作者来说,最忌讳的是闭门造车,除此之外,如果单一的内容涉猎不多,既不精也不广,后果是局限性较大。
就像如果我喜欢家庭伦理剧,对科幻片完全排斥,我就完全无法体会到一些科幻片里的主人公带给大家极大的震撼感,只是把一些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家长里短的细枝末节上。
一个好的办法是,科幻片你看,家庭伦理剧你也看,其他类型的影片你挑着看,在把自己变成一个领域的专家之后,多看看其他领域的东西,将大杂烩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说的都是这个理。
如果你想学写作,当然可以看一下写作类的书籍,名家写的文学性的书籍,还有心理学、营销类和情感故事类的书都可以看看。
人不要给自己设限,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除了不要给自己的梦想、能力设限外,你看的书也不要仅仅停留在某一个表面或者某一种类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