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总编辑:任凯晔 总监制:王俊
摄影:王俊 景昭君 采编:王颖
编辑:周蒙蒙
"最是杏林春暖时——社区医生 姜耀剑 "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就是说,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从古至今,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发展而存在,无论是东汉神医费长房的“悬壶济世”,或是三国名医董奉的“杏林春暖”,无不凝结着百姓对医者最大的赞美和褒奖。也正因如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那些人愿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治病救人的伟大事业之中,他们或轰轰烈烈,或默默无闻,只为竭尽所能,履行医者的责任。
他叫姜耀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如果要总结他的履历,并没有太多光彩夺目的内容,如今56岁的他也只把职业生涯简单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995年之前在老家大荔县行医11年,另一部分则是1995年举家搬到渭南后行医至今。有人追求人生阅历的丰富与精彩,而他却固守一颗行医布善的心,平淡地做了三十多年的基层医生。
姜医生工作的地方是位于二马路的东风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95年刚到渭南的时候他就在这里从事医疗服务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被大家所熟知,大家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都会来这里就医,既方便又不贵,况且姜医生药到病除的本领也早就在街坊间传开了。
从三马路的家里二马路服务站,姜医生已经走了无数个来回。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接诊、检查、开药……,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晓得姜医生医术了得,小小的服务站早早的就被前来就诊的人们挤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姜医生在内科、儿科领域颇有建树,很多家长更是在服务站还没开门之前就已经在此等候。
姜医生慈眉善目,言语间也透着一股和蔼之气,这也使得孩子们对眼前这位穿着白大褂的爷爷没有太多抗拒,加上他时不时轻声细语的安抚,孩子们也都会非常配合着让他作检查。多年的经验让他和孩子们之间很容易建立起信任,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提起姜医生,这些孩子家长最有发言权。如今的人们对进医院都有几分畏惧,却可以在这小小的社区服务站里“花小钱,治大病”。与大医院不同,服务站里人来人往,却又不失温暖,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相处的也是非常融洽。大家不但对姜医生的医术赞赏有加,彼此之间又多是街坊邻居,一来二往的也都慢慢熟络起来了。
通过大家口碑相传,经常也会有一些病人穿过好几条街道慕名前来,名声在外的姜医生却极其看淡这此虚名,只是一心从医,来者不拒。不但如此,服务站里的护士们也都把病人们视作家人一般,也因此倍受好评。由于前来就诊的太多,姜医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接诊量大的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有没。看着排得像长龙一样的队伍,你会感受到大家的信任,来晚病人愿意等,也是对姜医生医术和服务的认可。
与姜医生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相比,他心存善念,投身公益又是另一段佳话了。大约在七八年前,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的姜医生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那时他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回大荔老家一趟,每次回来总有一些熟悉的乡亲们专程来找他寻医问药,于是他突发奇想,便做起了为乡亲们义诊的打算。一开始,大家并不理解他想做什么,甚至认为他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了多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他对义诊这事竟然真上了心,不但自己坚持做、认真做,还号召和组织起自己的医生朋友一起参与进来。
慢慢的,姜医生义诊的事情在当地也传播开了,每次都会很多乡亲们前来,甚至提前在那里等候。阔别家乡多年,姜医生始终怀着对家乡浓厚的爱,用实际行动回馈乡情,在义诊的过程中,他得知村里有很多生活比较困难的老人,便尽着自己的努力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每当逢年过节,村子里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他都会挨个探望,嘘寒问暖,并给他们送去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大概就是见到姜医生第一眼便让人感觉温暖、亲和的原因吧。但说起善举,除了依靠自己职业特长服务大家之外,来到渭南的他始终不忘记给家乡的乡亲们提供帮助。倘若谁家的水果或蔬菜卖不掉,他便把这事挂在心头,想方设法为农民解燃眉之困。不仅如此,资助大学生、为老家修路捐款以及当社会遭遇非典、地震、洪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每次他都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对待那些没钱看病的贫苦家庭,不但免去诊断费,有时还自己垫钱为患者拿药。
医者仁心,这话用在姜医生身上一点不为过。他虽称不上顶级专家,也算不上济世名医,但他有一颗仁爱之心并尽心服务着一方百姓。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每个人生来也都承担着自己的于已、于世人的使命。在有限的生命里,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思考,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见得一定要惊天动地,而是愿意凭借自己微弱的力量一点点地去改变这个世界。
渭南人的一天,感恩有你!
*《渭南人的一天》是渭南首家以影像的方式纪录渭南人和事的纪实类、原创型自媒体平台。我们计划每年至少完成100篇与渭南人有关的专题报道,栏目以全面展现渭南人自信、自强、坚韧、乐观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弘扬正能量,力争为构建和谐渭南贡献一份力量。《渭南人的一天》独树一帜,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坚持原创,并根据栏目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力争将其打造成渭南新媒体领域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