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逻辑》设计是一种生活进步方式

产品篇:

产品=商业需求(盈利)+用户需求(痛点)

先谈策略,再谈设计

设计目标来源于需求,出发点一直需围绕产品或用户,核心是简洁,清晰,高效,也要符合用户规范。

用户关注的是产品本质,设计可以有趣,但要贴合主题;设计初心不可忘。

观察用户真实环境下的需求,竞品分析,看对手在做什么?用何方法解决哪些问题,现在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发现更多商业模式,商业策略和方式,所处阶段,去深究,找突破口,并持续优化。

在设计产品前,要遵循用户习惯,视觉语言,交互部分,用户易上手,产品有新创意,要提供一个提示点,让用户学习,但不可复杂。(改变要合理,有趣)

设计中加入规范,让视觉统一,有章法。

产品做出前,多了解产品背后文化,不断问自己用户真实目标是什么,产品想传达给用户的核心,以及产品做出后,反问自己:

这是最佳方案吗?

还可以更好吗?

哪里不好?

产品初期多维度发现问题,换位思考并提炼出关键点,寻找并解决合理性,,持续优化(解决用户目标),可多尝试,但要有理有据。

越早关注用户需求点,产品就能越成熟。

当商业与艺术出现分歧时,最好是看问题本质,大家的目标一致,思维层面需沟通,一切设计均有目的,一切就有解释。

艺术是自我感知,小众,抽象,有独特性,不需要太多人理解。

设计是商业,目标要清晰明确,要让大众理解,产生价值。

产品围绕亮点(核心功能)延续发光(延伸服务),产品循序渐进,而不要上来给太满(承载太多)让用户不知核心功能,产品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

多维度看问题,多反思,多查,多看,多问,多了解,多行动,多总结。

勿把自己框住,站在高处看问题

产品要系统化地定位,推广策略,目标人群,市场切入点等,产品要做有针对性。

产品交互表面是人际交互,实则是人人交互,设计是中间的介质和路径,用户与内容沟通,我们要依据用户习惯的视觉,听觉,触觉,通过平台之间(通过设计开发)相互交流与互动,从而碰撞出更多的创意、思想和需求等。

UI设计看中用户体验,商业转化和用户数据


品牌篇:

每个成功的品牌都是因他有自己设计语言与魅力,但重要的是优质产品,以及视觉统一。

设计心思点,如:可口可乐品牌,找出趣点,并形象化的塑造(圣诞老人),并大力宣传,口号,让大家慢慢深入人心,熟悉并习惯,慢慢形成自有的品牌文化。

可口可乐的发展理念便是消费者喝的爽,快乐,积极

魅力点:通过包装,弧度瓶提高辨识度,商标(LOGO),圣诞老人,色彩(能够加强品牌特征,而且对顾客有强烈的感召力)

何为设计,“设”是设想,假设,更有空间,灵感,是表意

而“计”是有计划的,严谨的,是经过推敲的,行动的

好设计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

人们现在提设计,不再是好看一个层面,而是多个维度思考,因竞争会出现,市场更稳定,而开始需要找突破口,找出产品自身亮点,多维度去加大扩散,如百事可乐的理念是给人带来快乐,爽,经典,找体育明星代言,有力量,胜利,稳重。百事是年轻,活力,无限可能,找年轻影视明星代言,时尚,多变,活力无限。

用设计构建消费场景,引导消费者在场景中更加深入地对产品和品牌进行感知(增加信任)。

设计是商业,需考虑设计能解决何问题?会带来何好处,去了解产品,找出它的特点,加以符号(提炼关键字,找出大众记忆里的共同点),让用户记住它,并且给消费者创造了何等价值,以圆形设计,给消费者好的体验,带来好的循环。

在初期打造品牌首先1:了解品牌含义,核心价值,企业预期,以及影响力「产品符号」。2:找出与世界有的存在,找关联(共同点),让消费者潜意识上有认同感(产出信任),不陌生「产品构成」。3:命名中包含企业文化等沉淀,去扩展更多的影响力(宣传/传播力)「文化构成」。

品牌战略/品牌定位/品牌风格/品牌人群/品牌服务/品牌未来/统一

设计让品牌和销量有所提升就是管用的设计。

平面设计看重是艺术呈现和价值传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