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实务问答006:公路、桥梁等收费权能否出质

问:《物权法》(现已失效)的征求意见稿和此前的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于以“公路、桥梁等收费权”出质的规定,正式的《物 权法》与《民法典》中则没有了相关规定,仅对应收账款作出规定, 原因何在?另外,“公路、桥梁等收费权”与“应收账款”两者之间 的关系如何?

答:从法律法规制定的历史看,我国《担保法》(现已失效)没有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用于设定质权,但是《担保法》第七十五条有“下列权利可以质押:……(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的弹性条款。因此,后来国务院的文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及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对部分应收账款(如公路、桥梁等的收费权)的质押都作出了准许性的规定。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 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现已失效)第九十七条规 定:“以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出质的, 按照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处理。”在《物权法》(现 已失效)征求意见过程中,《物权法草案(第六次审议稿)》第二百 二十四条第六项也曾明确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公路、桥梁等收费权……。不过,鉴于我国目前收费情况比较混乱、对于可以质押的收费权种类尚需进行清理的实际状况,《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最终没有釆用明确列举的方式列出“公路、桥梁等收费权”,而只在第六项规定了“应收账款”可以岀质;而《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继承并发展了《物权法》第二 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将第六项更改为“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属于债权性质,以应收账款设定质押实质上是用一般债权出质,属于权利质权的一种。综上所述,根据立法部门的解释和说明, 虽然《民法典》中未明确对“公路、桥梁等收费权”作出规定,但是,“公路、桥梁等收费权”作为一般债权符合《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 第六项“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的规定,应当可以出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