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在作家群里,一位姓程的老师晒出了他今年的创作成绩单。洋洋大观,程老师居然有30多篇文章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在一些公众号上的发文,人家根本就忽略没计。老实说,程老师的这个成绩让我感到非常震惊,也很羡慕,有一种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
当我最近为每天能在公众号上发一篇文章而感到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已经遍地开花,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文势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相对于公众号,那些报刊杂志对于写作者的水平要求显然更高,而且每篇文章是必有稿酬的,发表的文章也能为作协所认可,这些都是那些文学公众号所不能比拟的。
程老师的文章我过去读过一些,他以写抒情散文见长。行文严谨,词语华丽,感情真挚,让人读后直呼过瘾,应该说文章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没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与造诣是写不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文章能够在全国许多报刊得以发表的原因。在我印象中,去年他就曾摘得吴国伦杯散文大赛的一等奖,揽得现金8000元。从他的一些文字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慕虚名,潜心写作。他的职业是一名老师,在兢兢业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多年来笔耕不辍,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我与程老师素未谋面,他的勤奋,他对于写作的挚爱与投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令我钦佩。他说:
我不敢保证我的文字比别人好,也不能说我的文字比别人就差到哪去了,别人都是有作家头衔或有各种关系,或者愿意为文学前仆后继的红色人物,我不是。我只做自己的文,做自己的事,一个课余时间涂抹点文字打发空闲的人,这样的好处就是,有了点稿费就是赚到,有了点成绩就是欣喜,自然就快乐了。
程老师是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态在写作,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在群里,平时很少看到他发言,我想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大约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闲聊吧。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一个普通人从事写作,其实并不为一些人理解。有人会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傻子才会去写作呢!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迷惘,因为在身边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便缺乏坚持的勇气。其实这种心理负担完全是多余的,700多年前,但丁就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热爱写作,大可不必在意别人的置喙。作为一种爱好,写作与别人听音乐,耍扑克,打麻将,玩游戏,没有什么两样。至少在精神层面上说,这种爱好或许更高尚一点吧!
如果说那些大作家或者网络写作大神离我很远,缺乏殷鉴的意义的话,那么程老师是不是像一盏明灯,抑或一座灯塔呢?因为他就在我身边,让人亲切可感,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