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我在地铁里看到一个五六岁小女孩,追着父母问东问西。但她的爸爸低着头只顾着自己玩手机,压根没在听;坐在一旁的妈妈也捧着手机,心不在焉地在听孩子说,不时“嗯”“啊”的,用简短的语气词搪塞孩子。孩子见状有点失落,后来就不再问什么了。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有点感慨。
经常有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聊天,也不知道自己孩子心里想什么,可真要聊吧,又不知道和孩子聊什么。
其实,孩子最乐意与父母交流的时间也就集中在3-8岁。8岁以后,老师和同伴将代替父母,成为他新的学习和参考对象。
对父母来说,3-8岁可谓“家庭教育的黄金期”,能否把握好这个时机,预示着将来孩子是否愿意与我们交流更深刻的内容。
为什么父母和孩子聊天这么重要?聊天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孩子,从而给予他成长更多的支持。
高效的沟通既加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又能通过讨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
然而,现实是大部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想和父母聊天。
心理学教授巴里西博士在《积极的情绪,自信的孩子》一书谈到,他在与各年龄层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了孩子不愿意交谈的四个基本原因。
原因一:“谈话次数太多了”
父母的唠叨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经历糟糕的感觉,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他们不愿意和父母聊天。
原因二:“我没有问题”
当孩子意识到我们的聊天中总是含沙射影,认为他存在什么严重的问题,他会立即变得防备起来,不愿意继续聊下去。
原因三:反抗和争辩
如果我们经常批评孩子,当你让他聊聊时,他预见到可能招致更多的批评,他们会启动防御机制,用沉默来保护自己,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原因四:“聊天没有用”
由于以前的低质量聊天体验,他们不相信父母真的在乎自己的感受,也不愿花时间好好听他们的想法。他们觉得聊天根本没用,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帮助。
其实,当年我们不愿和父母聊天,也就是这些原因。如今,我们为人父母,也许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做出一点改变。
3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跟孩子好好沟通?
(1)营造宽松的氛围
要营造让孩子畅所欲言的氛围,关键有两点,一是倾听,二是尊重。倾听,就是不轻易打断,不随意评判,不批评孩子的想法,不断回应互动。尊重,就是要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这是聊天的必要情感连结。
(2)恰当的肢体语言
研究表明,人们沟通中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言语传达的,38%是通过我们的语气语调,55%是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
如果聊天时,父母嘴上说,“我很关心你,很在乎你”,身子却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剧,或者做着自己的事情,孩子是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的。当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发生矛盾时,孩子更倾向于相信你的肢体语言。
(3)接纳孩子的情绪
大多数父母在跟孩子聊天时,喜欢否定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的时候。
比如,当孩子说“”这个故事太无聊了,我不想读了。”有的家长马上否定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说,“不无聊啊,你看这个故事里有小白兔,有小松鼠,有小熊猫,他们的森林聚会有多有意思啊。”
孩子的感受被家长否定后,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并因此产生愧疚感,失落感,从而不想再与父母继续交流下去。
如果父母能接纳孩子的感受,对她说:“你觉得这个故事很无聊,你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个方面让你觉得无聊吗?是语言不生动?还是故事不吸引人?”
孩子便会说出令她烦恼的原因,父母再针对孩子的问题,帮她一起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
聊天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了解他的感觉,接纳他的感受,并给予认同和支持。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了解,他们的负面以及敌对情绪就会减轻,也才更愿意和父母继续聊下去。
(4)探究式的提问
在聊天中,父母注意自身表达的逻辑和条理,通过讨论探究,有意识地加入想教会孩子的认知或思维方式。
西方犹太家庭中有一套沟通方法,叫做“海沃塔”。就是在周末的安息日,全家的聚餐时间,一家人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扎克伯格回忆自家的“海沃塔”时间说,父母总是鼓励他提出各种问题、不论问题多么不可思议,他们都会有逻辑地跟他讨论交流,从来不会不耐烦。父母从小培养了他良好的思考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海沃塔”呢?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固定的一个“海沃塔”时间。
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和孩子认真交流的时间后,便会有意识地屏蔽各种外在影响,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聊天的质量上。
如果孩子是父母自己带的话,有两个时间段比较合适。一是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途中,二是和孩子共进晚餐时,在放松的氛围中,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其次,父母在聊天中,要有意识地通过高质量的提问教会孩子思维方式。
比如,孩子描述了今天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同时表达了一个观点。
父母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寻找支持他观点的证据。
父母在认真倾听之后,可能会发现孩子的想法有失偏颇,不够成熟,就可以通过提问反驳,提醒孩子忽略了什么。
在这个聊天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在积极响应思考问题,有利于形成思维习惯。如果反复练习这种“支持”和“挑战”的沟通方式,父母跟孩子的聊天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轻松。
4
心理学认为,孩子是从大人对自己的反应来定义自己的, 而且会把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内化成“内在的父母 ”。
如果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接纳孩子,他的“内在的父母”就会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接纳自己,会以一种温暖、关爱、宽容和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
如果父母对孩子发出的声音回应少或不回应, 孩子就会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内在的父母”不爱自己,不接纳自己, 孩子就会否定自己、 贬低自己,不接纳自己。
让我们一起做孩子的倾听者,做鼓励孩子说话的促进者,只有心与心的相通,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