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走上出版这条路的?

应要求,写一篇关于出版的文章。


01—2024年的出版初步计划和实施情况,

昨天经纪人告诉我,与CQ出版社谈妥了,新书《古代人吃什么》已过年度选题会了,首印6000册。

我和出版社要走一次签约流程,当天合同准备好。拿到出版社提供的合同后,我与经纪人老师都看了,感觉没有问题(一般都是模版合同),按要求补充了相关财务、个人资料,再与出版社老师确认后,签字邮寄,出版前期的商务流程基本算走完了。

2024年1月26日,《职场新人从入职到入行》正式发售,这是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第二次合作,目前在当当、京东处于预售阶段,看了目前的数据还可以吧,在职场新书榜排第四,我不知道这成绩算好的还是差的,毕竟是预售,毕竟我是一个非常无名的作者,看后续吧。

与FZ出版社的老师确认了,1月底与FZ出版社签约的新书交稿,这次算是迟交的,是我的问题,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安排不过来实在腾不出时间忙自己的写作。

按目前写作的进度,2024年大约会出版4本书,《古代人吃什么》的繁体版授权也给出版社了,看后续如何安排。


02

纸质书的市场真的不行了吗?

很多人告诉我,纸质书的市场不行了,图书市场不行了。

我不太喜欢与别人聊没有边界、纯概念、很模糊的东西。真的不行了吗?

我真的不知道,没有在出版公司工作过,不太了解这市场的情况。

我能看到的,看樊登、看与辉同行,中国人不喜欢读书的声音很多,丝毫不影响出版,不影响纸质书。

很多消息,很多信息,很多新闻对于我们普通人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大部分时候,只要你深耕一个行业,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行业趋势固然重要,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截取一段路走就可以的。不是要吃掉所有的蛋糕,也不是要成为伟大的作家,咸吃萝卜淡操心,真的没有必要。

行业行不行,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想不想行。

那些讲大趋势的人,基本上都废掉了。偶尔有几个活得很好,那是几个,不能代表大部分。

我们要的不多,做自己的事,坚持自己的路就行。

所以,真的想要出版,就策划、开始写作吧。


02-为什么要走出版的路?

为什么要走出版的路?可能是倒逼自己学习的一种动机。

虚荣心可能有,但是不大。因为在我这个年纪,虚荣心这个玩意早就离开自己的了。

就拿我来说,可以吃几块钱的盒饭,也可以吃得起几千元,上万元的大餐。

无外乎,一顿饭而已,前者不觉得自己差,后者不觉得如何好。

君子不器。即是此。

所以,写东西就是写东西,出版就是出版。

出过散文集,尝试过了,就不想再出了。

出过三本专业书籍,算是行业首套书籍,这套路现在仍有人在使用。尝试过了。后就不写了!

出了历史通识类的,这是2019年就想干的事,疫情期间就开始启动这项目,感觉历史有意思,就一直坚持写,后面可能会继续写吧。

出了思维类的,希望这也是一条主线,正好对自己的思维类进行梳理。

一路走来,有的尝试过了,就当成体验,有的还不错,就坚持下来。

后面继续的是历史和思维干货类,因为喜欢,就坚持走下去看看。

03真的很难吗

有人说,你这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其实,当你进入一个行业,你会发现,以前你忽视的东西,很容易进入你的视野,资源也并非如原来那样不可得。

我觉得不难。

难的是,你想不想写。

难的是,你愿不愿意梳理定位和策划?

我每次都会把大纲和样章写完后,发送给经纪人,与经纪人和出版社一起策划活动。

每次都是这样。

后面就是写。修改。沟通。走上市流程。

写作能沉淀很多东西,让你的思维更新,文字留存这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做法,在人的一生留点什么,比很多吃喝玩乐更有价值。

如要写作,出版。

我们可以私聊。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