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无声告白》(2017.5—38)

文|崔艺馨

又一部原生家庭引发的悬案,案情并不复杂,原因似乎也清晰可见。故事的叙述手法有正叙述、有插叙,又有倒叙,但并不杂乱无章,整体脉络清晰。因为作者用了心、动了情,读者自然也随着情节跌宕,情绪起伏、心随意动。

一个看似平静幸福的五口之家:亚裔丈夫、美籍妻子,三个混血宝贝,一个女孩像妈妈,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像爸爸。像妈妈的女孩儿得到了百般呵护,也许她是父母最完美的爱情结晶吧!因为她看起来更接地气,更像当地土著人。

种族隔离由来已久,虽然文明的进步淡化了冲突,但人们心里的藩篱始终顽固地竖立着、隔离着。他们的五口之家,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小城市的另类风景线。有好奇、有同情、有戏谑、有不屑……

父亲头上一缕倔强的头发,始终坚持地直立在头顶,昭示着神圣不可侵犯,不会被排外的顽固势力所驱。母亲脸上高耸的两侧颧骨,始终瘦削地挺立在脸庞,显示着高冷不可亵渎,不会被轻佻的情场老手所吸。

就是这样毫不相干的两个人,一个带着青涩的自卑,一个带着纯真的勇敢,不顾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力排众议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个人顶着的压力,无形中遗传或影响到了下一代,成为三个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家庭外的漠视,远远抵不过家庭内的伤害,就是那位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孩儿,带着虚假的面具,竭力迎合着父母所需,服从父母的指令、违心地笑、违心地应,全然没有了自己,父母的操控最终演变成了家庭的悲剧。而这一切的初衷竟然是为了维护家庭和谐,极其讽刺又真实的个例,也许并不是个例。

真的是有些莫名的感触,最近参加的心理学课堂和身心灵体验,都是围绕开发潜意识,与自我对话,寻求真正的内心自由等内容展开的。所有当下的负面能量,都是童年时代难以纾解的负面情绪的宣泄。原生家庭的地位自愿、不自愿地被牢牢树立。一切以爱为名的控制,真的无形中绑架了很多人,损耗了自己,伤害了对方。

也许我们学会了放下,学会了接受、臣服,不仅改变了自己,也会愉悦他人,而不是改变他人。而我们一个轻而易举的放下,也许影响到的是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因为内在唯一的我们,又是家庭与社会关系中的链接,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感召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sk: 我来自湖北在广州读的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银行工作。因为工作很忙,不擅社交,我一直没有谈过恋爱。 28岁...
    美索阅读 4,037评论 0 2
  • 海浪一遍又一遍地冲向渔船,看起来沉重的木船在偌大的海面好似鸿毛般轻盈。 我几次试图走出船舱,望望还有多久方才是海岸...
    铃默阅读 1,761评论 0 0
  • 前几天听到同一个寝室的姑娘说她兼职时候遇到的种种。说无赖,说暖心阿姨,说无奈老板……夜风吹着,心挺凉,这就是人心吗...
    夜央七宝阅读 2,498评论 0 1
  •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驴得水》,豆瓣上评分很高,身边也有很多人在看。电影的开头,驴车慢悠悠地晃过小路,一所破破烂烂...
    今日名某阅读 5,279评论 39 31
  •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第一次读到顾城的诗,是在叶子姑娘的诗集本上。那时我们都...
    萤火凉阅读 3,6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