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一个问题:“你会说话吗?”
天!这叫什么问题?谁不会说话?!除非是哑巴咯!当然,当您意识到这个问题背后的意思是:是否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时,很多人沉默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感觉自己不会好好说话,有时候,还真宁愿变成哑巴。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当中,作者罗伯特·迪尔茨将语言的密码破译为NLP。NLP,也叫身心语言程序学,也就是将语言变成程序,用可训练的方法,教会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好好说话。
罗伯特·迪尔茨是NLP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国际顶级NLP大师,被公认为现今对NLP贡献最多的人。自1975年以来,一直是作为NLP的开发者、作者、培训师和顾问,正因为他的推动,NLP已经作为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当中。
本书从三个方面来破解好好说话的密码,用NLP的回应术,让语言成为你的魔法棒,化解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01打破语言原有的框架
老婆买了个一万块钱的包包,感觉自己有所收获,拿回家向老公炫耀。
老公:你总是大手大脚地乱花钱,不知道我现在赚钱有多难吗?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老公的语言里用了总结式判断来下定论,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本来兴高采烈的老婆不开心的,家庭矛盾由此激发。
很多人都会站在老公这一边,确实是啊,这老婆也太败家了,现在赚钱多不容易?男人在外面打拼可辛苦了,这女人也太不会过日子了!
当然,站在老婆一边的女人们也会觉得,这个包包物有所值的话,买回来可以百搭很多衣服,形象走在能力前,现在是个看颜值的时代,你没个像样的着装,别人都睢不起你呢!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建立在自己的体验上,而我们运用语言的表象来建立的世界观,是基于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观点。
正因为如此,任何人说话或者做事,都是由意图和结果两部分组成。如果意图不一致,自然,产生的结果认知也是不一致的。
所以,老公的话是在一个问题框架当中,就是对这个包的购买意图不认可,觉得太贵了,所以批评老婆,并且直接将老婆归类到大手大脚的类别中,老公的语言框架就是:存在异议,用问题框架下定论,总结归类。
而换框法则帮助人们改变感知问题的框架,从而重新解释问题,找到共同点,从而容纳新的观点。有三个小技巧,是拿来就能用的:
1. 将批评变为询问。比如老公改为询问:亲爱的,这个包确实很漂亮,不过,过几天要还的房贷也是一万呢?
2. 一字换框法。老公:美丽的老婆,我知道只有这么贵重的包包才配得上你的美貌。但同时,接下来两个月,与我们匹配的大餐就是白粥加榨菜,你可不能嫌弃哦!
3. 以第二人称来思考。老公:是的,我知道,后天的聚会对你来说很重要,这个包包和你的晚礼服非常的搭配。为了你的聚会,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过几天的房贷该如何解决好吗?
02打破信念的限制系统
信念是建立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生活体验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思维认知。
这些思维认知有的深耕于脑海,深深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表述出来的语言逻辑。
这些信念用“复合等同”或“因果”的形式,常常框限我们的思维。
比如从小因为长得丑而被嘲笑的同学,长大了,也会因为认为自己很丑,不配去穿漂亮衣服,不值得拥有高薪的工作,更不可能有美好的婚姻。
因为在她的信念系统中,也是大家从小灌输给她的东西,只有长得漂亮的人才穿漂亮的衣服,不然就是对衣服的亵渎。只有长得漂亮的人,好的单位一眼就挑上了,轮不上丑的人。只有长得漂亮的人是公主,才能配得上白马王子,自己长得丑,有人娶就不错了!
从小优秀的人同样也被信念系统框限。因为从小学习成绩很好,内心就不允许自己落于人后,偶尔的一次失败,或者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到了高手如云的企业里,完全无法接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在她的信念系统中,不优秀就会被看不起,所以首先自己就先看不起自己了,轻者会焦虑抑郁,重者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这些深耕于骨髓的信念系统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利用信念里面的价值观,来让谈话变成有趣。
信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价值观。所以,从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来让大家产生信念链接。建立有效“链接”的关键要素,从而,打破信念的限制系统,产生新的需求。
最有效的链接,是从问题状态到目标状态间逐渐增强的先跟,后带。如果问题是负面的,比如,小王认为:这次的升职演讲表现得糟糕极了,从而失去了晋升的机会!我真是太没用了!
如果将思想转移,下次如何做才能表现得更好呢?将他引导到正面,每个人内心对于如何表现得更好,能够顺利得到晋升是充满了好奇的。
通过这样的链接,将一个挫败的人,带到困惑,再带到好奇之后,接下来,就是给予一些方法,让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学习和提升,重新燃起斗志,从而达到一个渴求的状态。
03如何运用NLP回应术,学会好好说话
没有两个人,两种情境,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会在所有细节上完全一样。NLP提出,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世界观建立在内在地图的基础上,地图通过我们的语言和感官表象系统而形成。
所以,事物无所谓好与坏,是思考赋予它好或坏的含义。
作者在本文中特别强调上述两段话的观点,也就是告诉大家,语言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每个人对事物观点不一致而造成的。从NLP的观点来看,没有简单的“正确”的世界地图(个人认知),每个人都有他(她)的独特的地图或世界观,没有谁的地图(个人认知)比别人的更“真实”或更“现实”。
运用NLP回应术模式的基础应该是建立在“不要拿自己的地图去衡量别人的世界”的认知上。应用者只有建立在这样一个认知上之后,才有可能灵活掌握NLP回应术。
限制性信念是从问题,失败,不可能的角度来架构我们的经验。回应术模式从三个方面来帮助大家转换注意:
1.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2.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3.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04写在最后
掌握NLP技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和刻意地训练,通过本书,我们了解到:
一,打破语言原有的框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说话的时候,自己存在什么样的框架呢?试着给自己的语言换个框,让亲人每天笑口常开,让同事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让客户更喜欢来让你为他进行服务。
二,信念存在着限制系统。自己曾经或者现在都有怎么样的一些信念呢?这些信念是否会给我们某些时候加了一把大大的枷锁,让我们一直没有办法突破?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既放开自己,也接纳别人,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三,运用NLP回应术,学会好好说话。学以致用才真正有用,书看得再多,内容再好,不去运用,都等于零。本书除了系统分析语言如何破框,信念如何转变,运用NLP回应术模式的方法外,还有大量的练习,除了书中的练习,如果能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并运用,会让你成为一个走到哪里都能成为核心的人。甚至我们可以帮助到更多人走出抑郁,帮助到更多的人提升业绩,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关系得到缓解。
来,一起运用语言的魔力,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