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3天]你的情绪为什么产生?

春天的时候,一场春雨一场春,庄稼人对着春雨可谓是弥足珍贵,这春雨给播种的农作物带来了所需要的水分,助于植物生长。可是你刚好出门郊游这一场雨淋湿了你一身,此时的你是否会懊恼埋怨这雨,怎么那么讨厌呢?破坏了你的好兴致。

同样是一场雨,但是给不同的人对这场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之前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理所应当的认为是身份不同啊,想法不同呀,那为什么身份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反应结果呢?

了解了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情绪ABC理论之后,我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的不同,这也是我们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和反应结果C产生是我们对事件A经过了我们认知、信念B解读后所生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A而是B,B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C,即面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情绪。而事件A只是我们情绪产生的间接原因,是触发器,信念B才是我们产生情绪的真正原因。

情绪ABC理论

真正认知了情绪产生的原因,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产生的不良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存在不合理的认知何信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诉诸完美,认为凡是凡事都有完美的状态的。

因为事情不完美,而不行动、拖延而陷入到追求完美——达不到——拖延——不安、焦虑的心智模式中。

②过度演绎,扩大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总是放大事情的前因或者可能带来的结果,使得自己总是活在焦虑之中,忧心忡忡。

③受害者心里,把遇到的困难归咎于身边的环境因素。

当我们自己总把自己当成是受害者的时候,总是由于周遭的人或事使得自己变得不顺、不断的以逃避责任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能力,自然陷入抱怨——看不到自己能力的缺失——失去提升的动力——负能量——办不好事情,丢失资源这样的心智模式之中。

既然我们的不良情绪主要来自以上三种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①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全部书写一张A4纸上

②站到与这些情绪产生的对立面去,一一从对方的角度去反驳这些心情造成的原因。

案例:我最近去学羽毛球了,之前都是乱打,想通过专业的教练教授一些专业性的动作和方法,提升自己的羽毛球水平。可是我学羽毛球之后才觉得自己的协调性好差啊,动作总是不连贯。觉得自己好没用,报了班了还学不好。

不良的情绪:

1、觉得自己好糟糕啊,连学个羽毛球都站不稳。

2、教练是不是觉得我好笨啊,对我的指导和练习都有点松懈了。

对立反驳:

1、并不是报班了就能够学会的,你需要不断的琢磨和练习。

2、基础差一点,当然就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不会像别的男学员那么大的强度和紧迫感去训练,等基本动作熟练之后,会教授更多的东西的。

自我对话梳理过后,就不会琢磨那么多不必要的东西了,喜欢运动喜欢羽毛球,就去训练就好了,高手都是通过反复的练习的,我才刚刚学习就想一蹴而就完全掌握那是不可能的,带着一颗热爱的心踏实训练、专注训练、刻意训练去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