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变得富有?从改变思维开始

行为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诠释,语言用另一种方式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当你对他人颐指气使地指责发难时,你的内心世界正在一点一滴袒露在阳光之下。至于是否坦坦荡荡,那就看表达的内容了。

呦呦鹿鸣是我喜欢的一个自媒体号,它以“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为主旨,为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发声。

最近鹿鸣君关注小燕案,为受害人小燕和一位好心的律师还原了整个事情过程和真相,当然也像往常的文章一样开通了赞赏,同时许多网友为鹿鸣君的文章做了打赏,因此遭到一部分网友诟病。

该网友大意是,为正义呐喊同时接受了读者打赏的行为荒唐,这是在消费人们的正义感……。

作者写出好文章供读者阅读,读者为作者的辛勤劳作自愿打赏,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此次比平时多了一份帮助他人的成分在里面,打赏就变得不道德了?

可见在这部分人的认知里隐藏着一个思想观念,高尚与财富不能同时拥有。

高尚的人是贫穷的,财富象征着为富不仁。

因此他们向鹿鸣君发难,高尚和财富只能选其一,否则就该受千人唾弃万人责骂。

美国富翁教父哈维•艾克说,富人与穷人的不同在于他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他用有钱人的思考方式引导许多人走上富裕的道路,包括他自己。

穷人与富人的思维是怎样的不同呢?

01 穷人认为,为富不仁

穷人认为富人一定是不仁的,与钱相关的行为是不纯净的。做好事的人就必须穷,人穷品德才高尚,人又好又富绝对是伪装的,既做好事又挣钱一定是另有所图。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为了救生病的妻子,开始接演讲接广告接书稿,被网友指责丢失了文人学者的风骨,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忍哽咽说:“如果丢了妻子,我要文人风骨做什么?”

文人用自己的文笔和能力获取财富,就有失文人风骨了?

是谁规定了只有穷的文人才配得上“文人风骨”四个字呢?

他家人不生病他就不能用余力去获取财富了?

网络上一人呼众人应,可见为富不仁的思想深入了多少人的骨髓。

网友们这是在干什么呢?逼着这位教授做出选择,要么做个高尚的人,越穷越干净;拥有财富,要么就是个不道德的人。

02  富人观念,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富翁教父哈维•艾克说:“有钱人相信,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穷人认为只能二选一。”

富人认为我可以既富有又仁爱,既可以挣得许多钱让自己过得很体面,同时又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更多的人,这并不冲突。

慈善事业的企业家曹德旺,一直有着“慈善大王”的称号,在2021年累计捐款额已超160亿。有人曾问曹德旺:“为何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对此曹德旺的回答是:“出于感激和感恩的心情,自然地想把口袋里的钱和社会共享,拿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穷人偏执地认为为富不仁,凡是有钱人都是坏人,好心帮助他人又挣钱的方式是不对的。难道穷兮兮地、无能为力哀嚎自己是如何的有爱心才是道德的?

我们看到曹德旺是既有财富又有爱心的人,他不需要在财富和好人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他可以两个都选。

03 凭什么拿你的道德标准绑架别人?

电影《驴得水》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凭什么拿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鹿鸣君帮助别人是他的心愿,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获取属于自己的财富,关旁人什么事呢?

他没有挣昧良心的钱,法律允许的、社会认可和鼓励的,旁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诽谤他的收入呢?

再者,文人必须穷才能保持文人风骨吗?法律这样规定了吗?没有。那是谁的标准呢?网络杠精的。

他们为什么这样要求别人呢?难道只因为他们自己是穷人吗?

在哈维•艾克的培训课上,通过语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

他还认为,仇富心态并不能让你变得有钱,相反欣赏他人的财富和能力,才能让你自己变得成功。

04  致富从改变思维开始

有时间抬杠不如去读一本好书。

哈维•艾克在他的书《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为读者整理了十七个有钱人和穷人思维的不同之处。

有钱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

有钱人欣赏并与其他的有钱人和成功人士交往,而穷人讨厌他们,固守自封。

有钱人选择根据结果拿酬劳,穷人选择根据时间拿酬劳。

……

在上一篇《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摆脱贫穷》了解到贫穷的本质,清楚为我们渺小的个体展现了是什么导致了贫穷?

那么接下来

想要变得更富有、更成功,

跟更富有、更成功的人学习,比如哈维•艾克,当然也可以是身边优秀的人。

想获得更多财富要从改变思维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