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1日,雨 农历年三十
早上6:20分左右醒来,又在反思这几天的行为。觉得这几天最大的错就是贪。
佛教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即所谓“三毒”。
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
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即嗔
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即痴。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以前不懂佛教,也不想学,现在觉得不学不克制,烦恼会无穷无尽,周而复始地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贪,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怒不恨,要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
这几天的贪体现在:贪睡,贪吃,贪完美、贪享乐,一旦开了个口子就如决堤的洪水,根本止不住。而以前那种按时学习、定量学习饮食的好习惯全然无踪。吃得肚子难受,看得眼睛难受,睡得身体难受,脑子里空空如也,看书静不下心来。
嗔体现在,抱怨GS没有节日慰问,抱怨GG没做好本份,抱怨自己不听内心的安排,脑子空空如也,身体灵感全无。
痴体现在静不下心学习,看什么也一目十行,不愿思考。
今天先从克制贪开始,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一点点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