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父母和老师对叛逆期的熊孩子倍感头疼,但又无计可施。许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在叛逆期成绩下滑,品行变坏,从此走上了各方面发展的下坡路,最终一无所成,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家长们谈叛逆期“色变”的原因。
如何正确对待熊孩子的叛逆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关心的话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跟叛逆期“过招”,必须先对什么是叛逆期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所谓叛逆期,就是反父母或反社会期(这里只探讨反父母方面),简单地说也就是说孩子对父母的要求,行为或思想,不加考虑的说“不”,和父母对着干。
这种反父母的结果,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家庭关系紧张,有的甚至演变成家庭暴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成绩和身心健康能不受影响吗?
目前,大部分家长对叛逆期还存在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些家长认为叛逆期是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必在意,过了这个阶段自然会好起来。
我只想说,如果你的孩子身上出现了叛逆期特征,只能说明他在成长中已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正确处理。如若置之不理,后果会比较严重,自然而然变好的很少。
而对于一些在父母正确关爱和合理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就不会出现叛逆期。
有一位老前辈,她的孩子非常成功,性格很好,取得了博士学位,事业也干得很好。我曾问她,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的孩子出现过叛逆期吗?她说孩子一直很听话,与父母关系很好,没有出现过叛逆期。
叛逆期是孩子发展路上的绊脚石,这一时期延续时间越长,反应越激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误区二,有些父母认为叛逆期只出现在青春期,尤其是十四五岁。
研究表明,叛逆期最容易出现在三个阶段,2-3岁(自我意识萌发),8-9岁(准大人期),13-15岁(青春期)。
而具体到每一个孩子,在什么阶段出现,出现几次,都不是固定的。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教育失衡,叛逆随时都可能出现,不会拘泥于那个阶段,几岁之类。
大部分父母感觉出现在十四五岁,也许是因为越是前面出现的叛逆,因为孩子年幼体弱,怕挨揍不敢表达出来。而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感觉自己已有足够的体力能和家长抗衡,才敢激烈的表现出来。而这时期出现的叛逆,真有点厚积薄发的气势,如若父母不能正确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误区三,有些父母认为,叛逆期只会出现在男孩子身上,我的是女儿,不会出现叛逆期。
许多研究也表明,男孩子出现叛逆期的可能性比女孩子大。
而我认为,如若教育不当,女孩和男孩出现叛逆期的可能性是相当的,只不过由于性别差异,他们在叛逆期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和激烈程度不同而已。女孩的叛逆经常以人们不易觉察的方式进行着,但其危害同样不可小觑。
说了这么多,也许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对策。聪明的父母如何对待叛逆期呢?
首先,要关爱孩子。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关爱,不是溺爱。
有些家长第一步就错了,爱错了。他们的爱是溺爱,为了爱孩子,让孩子为所欲为,没有对错之分,对孩子的错误无底线包容,逐渐形成不良的品行。
还有些父母则认为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买了衣食,玩具或学习用品,尽量多给零花钱,就已经很爱孩子了。从来不关心孩子的成长状态,有些甚至交给爷爷奶奶,除了物质的付出,就再也不问不问。
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叛逆期,而且为人父母,你在拉扯孩子上享的清闲,孩子在叛逆期会给你变本加厉的还回来。
爱孩子,就要关注他的成长,关心他的生活,呵护他的心灵。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最需要的爱,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如若缺失这种爱,孩子的发展必定是残缺的。
其次,要尊重孩子。无论孩子的想法或做法是对是错,父母都应当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再干涉或纠正孩子的行为。
因为孩子也是人,从社会大范围来讲,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而大部分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专制作风严重,一切家长说了算,没有商量的余地。如若孩子不听,就非打即骂。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这种做法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
最后,父母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所谓良师,就是要正确的去引导孩子,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与真善美为伴。不要在孩子耳边传播太多负能量,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比如,家长应该说,好好学习,你就可以获得什么美好。而不应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你的人生就会怎样怎样的不堪。
所谓益友,就是要做对孩子有帮助的好朋友。当孩子愿意和你成为朋友时,我想无话不说和言听计从都就不是问题。这样的孩子,谈何叛逆。这样的关系,真的比单纯的亲子关系更要有趣。
前几天情人节,李亚鹏在网上嗮出和女儿李嫣逛旧金山的一组照片,真是羡煞看过的人。我想人们羡慕的,不仅仅是逛旧金山,更是那种朋友似的,甚至是情人似的,有趣有爱的亲子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