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社会的基本和标志,为了推进和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教育改革。但在标准化的大纲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统一而整齐划一的考试等特征下,学校似乎变成了工厂和考试机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传授知识,这样的思想使我们有了这样的学校教育。所有学生的发展轨迹是一样的,学生也是机器。杜威曾说过,“心灵愈在空无所有时,就愈能通过施加正确的影响把心灵培养成我们所希望的。”我很赞赏这问话,也就是说做为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人格的,身心的影响,使其健康成长。面对这一普变存在的现状,我认为学校教育起码要从老师的影响开始发生变化,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大的教育格局,只能从微小处入手改变学习现状,包括从教到学的改变。如何走出班级授课制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面临的突出议题,它不是一个普通教师能够解决的,但以我个人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本次兴成长计划暑期培训班的学习启发中,我深有感悟的觉得从教与学确实应当有一个转变,教师应当从自身转变来实现这一目的,未尝不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个好办法。 乡村小学校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人员缺乏是不可否认的现状,近几年来我校经常缺少任课教师,找人代课成了每学期领导挠头的问题。还有就是一旦任课教师生病了或有事请假了,外出学习了,就会出现无人上课现象,一缺就是十多天,多则半月有余,最终受害的是学生,缺课时间长了,学习兴趣就减少了,学知识的方法也不系统了,很少有学生是天才能够无师自通,长此次往,学习氛围没了,班风坏了,有的甚至厌学了,毁了一生。当今是网络时代,教是死的,学是活的。所以我认为这种现状需要学校领导做英明决定,为了孩子一节课都不能耽误,我们可以安排别人播放网络教学,网络里的名师比我们现任教师的能力强,有谁能说他们教的会差呢?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还会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学起来会更起劲,为什么不利用呢?乡村小学校必须要自己行动起来,不能束手无策,坐等教师返校后,填鸭式的猛补落下的课。教与学的方式应当由我们自已转变。 在网络教育发达的年代,我们应当好好的利用,有人甚至说,学就到家里去,玩就到学校来。我们离实现这种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学校教育之所以没被网络教育取代,是因为学校教育仍然有它的优势,它能够产生互动,能够实现人对人影响的教育,既然有这样的优势就必须好利用它。我们的师资队伍中不是每个人都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人格魅力。有的认为公家的事不犯原则错误就混一天算一天,有的管好自己份内事,不管他人是非。而有的全身负能量,有家庭怨气冲学生发,生活不如意,学生成了出气筒。课堂跑题扯闲篇,不顾及学生感受,经常恶语伤害,如果一个老师经常以这种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你能想象这是多么不幸的推残吗?教育不应该是这种妄为的教,育人应当先正已,如今一些民办转正的,高职的毕业生很多仍混在教师队伍的大军中,领导也许顾及面子,一忍再忍,纵容了这些思想不端正的教师,但是教其实更多的是思想的教,它甚至比知识更重要,一个老师可以不才华横溢,但能始终微笑面对学生,能言传身教的用正能量去感染学生,能把自已会的知识实实在在的给学生就够了。教是面对鲜活生命的教,必须有好的人格魅力才能教好,学也就有了意义。领导们认为有萝卜盯坑就行,是极大的不负责任,是面对面教的悲哀,它损害的是千家万户的利益,一名负能量的教师必须被改造,否则会影响几代孩子的心灵。学必须是生动的学,也更应当是身心愉悦们学,乐学才是真正意义的学。 以上两种教与学是我的切身感受,真心希望教是真正意义的教,学是多元化的学,教和学要合理转化,愿每一名教育一线的工作者都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怎样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 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
- 主目录见:Android高级进阶知识(这是总目录索引)mvvm框架地址:MarsArchitecture 从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