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蝉鸣

傍晚时,忽然听见了蝉鸣。蝉鸣之时,夏盛而秋意渐起。

今年夏天太热,连续四十天高温后才入伏天。而前天一场大雨让热天骤然降温,也让人浮躁的心有了些安静,安静之后,就听见了蝉鸣声。

今天早上凉的很舒服。微风一吹,衬衫衣袖飘忽忽的拂过胳膊,轻柔如恋人的手。中午热了,也只如一杯清香热香,热而欣然。下午,忽觉困顿不已,就上床睡了。许久才醒,舒服的很。若不是窗外蝉鸣,还能睡一会儿。

傍晚,泡一壶茶。香气四溢之后,深饮一盏,热而爽。此时,就听见了窗外桐树上的蝉鸣。今年听到的第一声蝉鸣。

蝉,是我的朋友。小时候,一到仲夏,傍晚时分,与几个伙伴,拿了玻璃瓶子,就往村子里几处小树林子里去了。此时,正是蝉出穴的时候。

仔细看,土地上一眼小洞:这小洞很有特点,口小,洞口边缘泥皮很薄,口外无泥土。用手指一扣,豁然大开,就见一只蝉急往下退,以水灌之,片刻爬出,捉了放在瓶中。或有早出洞者,正爬上树,手到擒来。我们捉蝉不吃蝉,而是玩儿。

将蝉放于蚊帐内,蝉就爬伏而上,静伏不动。片刻,蝉壳背裂,蝉体从裂痕中以不易察觉的速度挤出,先是背,再是头,继而前爪,次之中爪。随后不知它怎么玩的,就身子倒挂,尾部及后爪探出,又以神仙之技翻身而上,爬住空壳。这一过程,观察几百次,都未知其妙。

此时蝉体宛如一朵淡黄的菜芯,嫩极了。蝉翼卷缩着,但须臾伸展开来,透明水亮。此刻如果捏一下蝉翼,便起了水泡,不过待会儿好的。此刻是蝉最危险的时候,没了壳的保护,又不会飞,天敌来袭,一击而中。

大约一小时,蝉就乌黑油亮,翅膀也硬了,即刻飞走,只留下蝉蜕,挂于原处。宋代苏轼有诗曰: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

蝉分雌雄。雄蝉腹下有一对儿鸣肌。鸣肌抖动,发出鸣叫,乃救偶信号。有钟情者,寻声而来,于树萌之下,便做恩爱之情。蝉鸣也惹事,有鸟儿闻之,直扑过来,浪漫没有了事儿小,怕连小命也难保,可怜的蝉。

蝉的声音被人解读成自已的心情。唐代虞世南的《蝉》这样写: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同是唐代雍陶却说: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宋代李刘又有不同理解: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平鸣。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唐人许浑不知遇到什么烦心事儿,他都赖到蝉了: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桐树上的蝉,是诗材。故乡大柳树上的蝉才是风景。那柳树长了近百年,三人合抱,高十几丈,分两股,一股分两扠,一股分三扠,技繁叶茂。夏日,就成了蝉的天然家园。树杆树叶上遍布蝉蜕。村中有少年攀爬近树稍,竟然也发现蝉蜕。这个伟大的生命,他为了自由,爬到自已身长近万倍之高处!怎不让人敬重。

蝉蜕可入药。蝉蜕入肺经,可散风除热,利咽,透疹,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入肝经,可退翳、解痉,用于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小时候,一个夏季检了好多蝉蜕,拿去卖,却换来几毛钱。

蝉蜕可见于树杆、树技、树叶、草技,土墙。外公七十,夏夜坐于院中打盹,睡觉时,背心上竟有一蝉刚出壳伏于蝉蜕之上,这情景多年之后想起,竟泪落而泣笑。

一俟夏日,自由了的蝉就在柳树间鸣叫起来。蝉鸣声长长短短,高高低低,有的一个腔口叫到底,有的“思姐儿、思姐儿”的声声情愁,有的“丝丝吱吱”的叫,这是三类不同的蝉,第一种蝉大而笨,第二种蝉小而巧,第三种蝉小而敏,只闻其声不见其蝉。

忽而听见蝉鸣停了,却又断断续续、哼哼唧唧起来。啊,非礼忽视,人家也是生命之欢乐呀。若是“吱吱”几声惨叫,哎,啊弥陀佛,定是遭了螳螂的祸害。若一树欢歌乱了,扑楞愣乱飞,那是鸟儿偷袭。

这蝉的世界,也是几处欢歌几处愁。若是蝉儿有诗句,不知哪声断肠时。夜里风起,蝉声急如吵架,大雨将至,雨气中秋味渐浓,蝉伏林木上,秋来自先知。

宋人闲适,写蝉者多。最煽情数柳咏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送情人吧,也要赖上蝉,发一通感概,未了他便别了情人,去了晓风残月,杨柳岸边。

宋代徐集孙也写蝉: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初无识见偏容喙,不读诗书却好吟。风露细餐虽足饱,山林为计更宜深。所谈幸尔非人事,逆耳从来欠赏音。看来宋人不喜蝉鸣,蝉鸣打拢了宗的闲适。

蝉的寿命大多在泥土中。在黑暗阴冷中渡过“蝉生”的百分之九十光阴,才破土而出,爬上高处,挣脱一身硬壳,在阳光与空气中,欢快的寻找快乐。纵情之后,秋寒之前,完成了“蝉生”大事,默默的终老于草间树下,何其悲哉!

蝉鸣“知了”,他几世轮回,才知道自已就是这样的宿命。他悲伤,他忧怨,他不平!奈何世事如此,这便是命。既已知之,便也了然。

知了,知了。也就这样吧。蝉,人,夏日相容,听蝉声,解其苦,莫嫌烦。蝉儿,叫就叫吧,莫要伤感,在地下未必不好,这阳光下也有危险,怎么过都是造化。

再听蝉鸣,就如丝竹之声,不觉有聒躁之意。听说有人吃蝉,那人与蝉的身体就有了共同的元素。人也蝉也,蝉也人也,蝉鸣岂非人声?人又何尝不叹春秋之更迭。

蝉,生而虽短,轮回却快;人,生而虽长,然不知来生何处。

故而,莫轻看了蝉,且听他歌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麦黄时分闻蝉鸣 ——一个是屡战屡败的残兵,一个是屡败屡战的勇士 高考日,战斗了一天...
    一枚冰儿阅读 324评论 3 1
  • 夏天天气燥热不已,阳光热情的对待北回归线上的热土,仿佛恨不得附上脸颊上去亲吻,但可惜天地造化无常,只能眼看着地球在...
    swanswan阅读 214评论 0 2
  • 前几天游了合肥的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好大。占地面积1072公顷,是安徽省内唯一万亩城市水网森林。 公园好美。集...
    宁静遇夏雨阅读 721评论 3 5
  • 作者:色彩大师曾涤尘 又闻蝉鸣 夏天终于来了! 在我画室旁那家饭铺的门口有一棵大樟树,今天发生了奇迹!一只蝉在上面...
    体贴家阅读 674评论 0 0
  • 入夜校舍闻蝉鸣, 忽忆去年同戏人。 声声虫鸣蝉依旧, 只是不见去年人。
    洺江筠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