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一万?

手机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可以利用手机获取各种各样的资讯,同样,它也可以让我们进行娱乐。

而一个人在手机上所关注的内容,则意味着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有的人通过手机阅读神话小说,有的人却在阅读经典名著,很明显,俩人关注的点不一样,那也就之所以俩人的水平区分开了。

我呢,喜欢关注经济方面的资讯,比如说货币的升贬值,房产的发展趋势,再有就是新生的经济产物等等。

就是说,这代表着一个人的喜好如何,有的人是对玩乐特别感兴趣,而我则是对财经比较敏感。

我觉得当一个人在任何场合能跟任何人可以讨论任何事情是很了不起的,同样的,他的侃侃而谈则会给他带去魅力。

因为别人会感觉到他的博学,会对他产生认可和崇拜。

这也是我经常会进行学习的一部分原因,因为自己有了知识点以后,再讲起话来是不一样的,会井然有序的,会更专业化的。

而这,正是在无时无刻的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在我眼里低俗是什么含义呢?比如说两个人谈话,一个人谈论的都是一些大趋势的话题,比如说国家走向,轻资产与重资产,而另一个人谈论的则是村里村外的事情……

你的焦点和眼光在农村,那你顶多在农村里做出点事情,而你把焦点放到了某个城市,你就可能会在某个城市做出点事情,以此类推,你的焦点在世界,你也就可能会做出更伟大的事情。

所以,去看马云或者王健林的演讲,他们最主张的就是一个人要走出去,要去多看,多学,而不是要闭门造车。

像马云在奖励员工年终奖的时候,他是让员工出国旅游,因为他想要让自己的员工能够以世界观的眼光去考虑事情的周密性。

见识的多了,我们的思维就会发生改变,我们不仅会明白很多所以然,同样的,我们也能产生很多的思考以及获得很多启发。

最怕的就是一个人在现有的圈子里谈论着自己的世界观,然后自以为很牛逼。

同学,你连中国都没有走出去过,哪来的世界观?

可笑不?

还有更可笑的,就是有人在没有接触过某一行的时候,就开始对某一行进行点评总结。

同学,你这么厉害,你咋不去做那件事,你咋不去当老板,如果事情的真相真如你所判断的,你咋还是现在的这副样子听命于人?

同学,咱们都不要太天真了,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潜规则,咱们没有涉及过某一行,有什么资格去指手画脚呢?

不是有首诗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任何事情,都有表象和本质之分,所以没有彻底了解过某件事,我们都应该对之产生好奇和思考。

说到这里,什么是专家呢?是有高学历?还是研究者?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某一行业从事多年且做出了被人认可的成绩便是专家。

首先是因为别人厉害,我们才会称之为专家吧?要不然我也是专家了……

曾经看到过一个理论,不知道实用不实用,就是说如何实现月入过万呢?

就是去找一个月入两万的人,然后一直跟着他学习,跟着他做事,时机一成熟,我们最起码会月入一万的。

我当时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是怎么去找月入两万的人呢?是大街上抓?还是到各城市的CBD去跟踪?

第二个疑问是等到时机成熟,那什么时候算是时机成熟呢?是能独当一面了?还是觉得把师傅身上的东西学会了?

我个人觉得,你如果想找到月入两万的人,而且人家还愿意教给你东西,凭什么呢?

自己想要接触到优秀的圈子,你不优秀就算了,但你得让别人看上去是一匹黑马才行,得给人一种蓝筹股的感觉。

就好比你去银行借钱,你觉得你是开奔驰能借到更多的钱呢?还是开宝骏能借到更多的钱呢?

很明显,没有能力就要学会包装,连包装都不会,怎么证明你有能力呢?

不是有一个词吗,套路,是的,这个社会到处都充满了套路,你套路越深,就越不会上当受骗。

其实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是有贵人的,因为我就有碰到贵人,而贵人对我们的帮助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他会改变我们的思维,会打开我们的格局,更重要的是会帮我们赚到钱。

当然,先让自己优秀起来是前提!

内容如有传达消极的思想,请给予见谅与指正,谢谢。

晚安,我是明欣,每天坚持写一篇原创内容,明天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