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

梁秋莲老师在“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十四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中,点评云南省昆明市新迎第三小学付群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P60《6 的乘法口诀》,和山西省晋中市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高小燕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P83《认识周长》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进行详细透彻的解析。

"过程"蕴涵知识技能的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过程” 承载着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 目标” 是一种“预期” ,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数学课程目标,就是数学学习达到的标准的预期。

可分为:总目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时)教学目标

* 规划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教甩估首要任务。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激励、调控、评价的功能。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课堂教学目标的规划设定与落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 抄” 来的;

 课时目标,仅停留在教案上;

所列目标太多,表述繁杂;

表述过于笼统和单一,缺乏针对性、整体性;

……

⑤ 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由行为主体、行为动作、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四部分组成。

例:6的乘法口诀

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并掌握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行为条件: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

行为动作:探索发现。

行为标准:掌握相邻两句口诀间的联系。

认识周长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行为条件:结合实例。

行为动作:认识周长。

行为标准:理解周长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在编制口诀的活动中经历口诀形成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意识。

.在经历测量周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周长是有长短的, 周长是可以测量的。

4.分解目标,步步落实。

课时目标,通过若干活动、若干教学环节达成。

每项活动、每个环节目标落实→课时目标达成

分解课时目标:

把课时目标分解为更具体、更易操作的环节目标或子目标。

从知识技能目标入手分解课时目标。 

由此,进一步考虑相应的过程性目标。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引领作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