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您好,吴老师,很高兴有机会采访你,同你交流。我要问您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诗,什么原因使您与诗结缘。
吴文颇:从2003年4月开始写诗,原因是生活中好多好多的东西,如理想、志向、情感和人和,积累在心中,需要找一个突破口来倾吐和张扬,所以才想起用诗来表达。
芳菲:自从写诗后,您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
吴文颇:自从写诗后,发现了生活中一些更美的东西,那就是内心的恬淡,也感知到了万物都有灵性,对这个世界更加感恩!
芳菲:请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您的写作经验
吴文颇:生活无处不为诗,只要用心去感知,大自然会焕发出蓬勃的诗意,任由你笔尖流淌。
芳菲:您怎么看网络对诗歌的影响?
吴文颇:现在网络的发达,使诗歌有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但因为发表比较自由,导致诗歌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就需要有更好的导师更多的好作品来引路,否则容易把诗歌发展带入误区。
芳菲: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您是怎么理解的?
吴文颇:诗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只有把诗学好了,才能够对生活和这个世界更有感觉,也更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说,如何去做。
芳菲:诗歌如何获得灵感?
吴文颇: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世间万物,世界自会还你源源不断的诗意。也就是灵感。
芳菲: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获取诗意?
吴文颇: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斤斤计较,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便处处充满了诗意。
芳菲:您心中诗和远方,是什么样子?
吴文颇:所谓的“诗和远方”,不过是内心的一种幻象,抵达不了的总是认为是最美的,但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立足现实,从实际中挖掘诗意,这样的诗歌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芳菲:您喜欢哪些古代诗人,对您都有哪些影响?
吴文颇:喜欢古代的岳飞,文天祥,喜欢他们那种豪气,还有精忠报国。
芳菲:您最喜欢的一句是,为什么?
吴文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一世,无愧于心,忠孝仁义,当不枉此生!
吴文颇:笔名吴鸣、吴楠。1954年12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冶庄村。1971年在原籍任教师,1977年毕业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198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历任济南铁路分局兖州电务段党委书记、济南铁路分局泰安电务段段长兼党委书记、济南铁路分局副局长兼高级工程师。济南铁路局文联副主席、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先后在省部级和国家杂志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源自大地》诗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安成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主席、文化部部长周巍峙,国家文化部艺术总监、北京华夏书画院院长王庆新,著名文学与新闻学者、著名作家与艺术评论家王欣荣等领导分别为《源自大地》题词。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将军为本诗集签名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