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炎热沿袭着几天以来的步调,今日虽是立秋,热度却依然未减。周末为寻得一丝清凉,和家人来到花溪平桥,却发现河边人声鼎沸,桥边划出的游泳区域如同“下饺子”一般。平日里没什么人的平桥,今天下午却如假日海滩般热闹,看来大家都是为了清凉的花溪河水而来,大家都想抓住这夏日尾巴的机会,玩玩这热天里才有的亲水活动。
浅水区中,小孩在水中嬉戏打闹,拿着网兜捞鱼摸虾;深水区里,有人躺在游泳圈上很舒服地睡着,有人在桥附近的石头上跳水,有人精神振奋地游来游去……我们也选择了一片人相对较少的浅水河道玩耍。我踏着河底的岩石,河水的冰凉触感在脚边滑过。即使河底的岩石是硌脚的,在河中行走是艰难的,但水流带来的奇妙感受使得行走于其间还是安然而舒适的。树荫深深浅浅地投映在河面上,一部分临岸的河水在人们的嬉闹下变得浑浊了,水中央的河滩却依然清澈见底,许多小河蚬铺在河滩底,几乎符合长辈们回忆“过去的河滩中曾经满是河蚬,可以用撮箕舀起来“的情景。长辈们小时候无污染的河,我小时候最向往的河,现在成为了真实的、可望可及的河。我站在这样的小河里,捞起几只河蚬,感到回到童年般的快乐。
站在河水里,用网在河边的水草和石缝里拂过,有时能捞起几只半透明的小虾,还有一种形似微型小鱼,仔细看却似水中昆虫的小生物。不一会就捞了一些河蚬、几只小虾和一些不知名的生物,也算是颇有收获。在河的另一侧散步,看到一些人捞到了一种类似巴地鱼(虾虎鱼)的鱼类,还有泥鳅不断地从水草里冒头。河中丰富的鱼虾生物,使现在的孩子们也得以拥有长辈们捞鱼摸虾的童年。小孩大多还是喜欢在自然中玩耍的,现在环境变好了,可供小孩亲近的自然环境变多了,这样多好!
淌水后上岸,沿河走到另一侧,一路人越来越少,下游划区域开展的游泳和戏水的活动并不会破坏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无人打扰的河水显出了温润如玉的原貌。太阳西斜,河水波光粼粼,小鸊鷉在河面划过浅浅的纹路。河畔的这条道路素有“黄金大道”之称,因路两侧种植着到了秋日就如黄金一般的悬铃木而得名。现在刚刚立秋,悬铃木还是浓绿的模样,一点没有变黄的迹象。既然今年的物候都有所提前,也许过不了多久可能就能来欣赏铺满黄金般落叶的沿河路了。
散步中找到好些蝉蜕、几种蝇类和蝶蛾、蜉蝣等,还看到了久违的蜻蜓。一些蜻蜓在河面飘飞,翅膀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数量却并不算多。在此环境下蜻蜓的数量并不可观,不知是否是今年的气候造成的。黑蓝色的蜉蝣在河面穿梭,蝉蜕如枯草般脆弱,却依然紧紧地抱着草梗、抓着树干,保持着它原本主人的姿态。蛾子和蝴蝶展着带斑纹的黄褐色翅膀,那是属于秋日里的颜色,仿佛在预示着秋天的来临。遇见的两种蝇类也很有特点,尤其是下图三中的蝇,好像在身上背着两块红色的硬翅,恍然看去以为是瓢虫,拍出来才发现是蝇。造物主是如此神奇,为何要将它设计成如此构造呢?
本想在花溪寻找灵感,创作真正的散文,却已习惯了这样图文并茂的记录,只好顺其自然、即兴发挥。立秋的花溪河,有着清澈清凉的水、苍翠的树木、丰富的昆虫和喧嚣的人群,人与自然交融、自然与人共享。作为家附近最适合亲近自然的空间,我们常来这里游玩。即使是同样的风景,却次次都带来了全新的愉悦体验,这里蕴藏着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