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读后感



2023送给自己的精神大餐,营养丰富,润泽心田!

一直都知道佛家学说高妙精深,富含哲理,然很多要义却参不透,且充满“不可说”,都说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家观世,更是说明佛理的通透与无为。

通读全书,发现佛陀自35岁觉醒证道以来,其后45年都力行在弘法的第一线,经历了诸多困难,打破了阶级、种族、身份甚至是性别的限制,助众生了解生命和宇宙的终极意义,找到最真实的快乐,让自己自由、平和、喜悦,怎能说不是积极入世呢?

他在入灭的最后一刻仍在收徒并主持受戒仪式,所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他终生都在悟道并践行,他时刻关注自己的呼吸和内心,精心照看自己的六识,始终做自己感官的主人,不被“贪、嗔、痴”所奴役,可以说终身都在以身作则。

他是他所在的当世最令人心悦诚服的精神导师,哪怕是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原因不在于他四处弘扬自己的教理最博大精深、完美无缺,而在于他始终谦逊地认为理论都是木筏,你的目的是渡河,这些道理都是带你通向彼岸的工具,而非本质。拒绝迷信,盲从,以终为始,用效果来检验方法。

他倡导所有的道理都必须是可以被亲身验证的,绝非空谈,“道不远人”,好用的道理从来不会被束之高阁,他并不推崇独自修行,而是佛、法、僧缺一不可,身边同修共进的人很重要,并且一定要到世俗中去,接近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

一定要谦逊地去精进自己,帮助别人,弱化小我,戒定生慧,所以他的精进之道汇聚众流、海纳百川,他的教理流传千古,他的门徒遍地开花,他的精神万年永固……

其实也更加说明这人间并没有从天而降的神明,只有努力精进的凡人。可是这凡人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自己先成了路,还不断帮别人开路,这便成了众人的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