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的觉悟的觉悟

看到老饱和Chilin两位吵嘴架,很是过瘾。

我也说几句。首先摘录我自己刚刚写完一篇文章里的两段话:

首先,我个人认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或许很多人不太喜欢读书,觉得枯燥无味,不如打LOL那么爽,而且事实是,很多书未必能在一时之内给予一个人多大的帮助,读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精神修炼,绝非一朝一夕所成。但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无论是读什么书,都会对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精神修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而现在的电子社会,读书这个概念已经被无限的扩大化,无论是传统的纸质书还是Kindle,还是手机上的读书软件,甚至是大街上随手偶得的宣传单张,淘宝上的产品介绍等等,其实都是读书的一部分。而知识的吸收应该是多方面的,谁知道洗澡时候看的洗发水沐浴露的说明书,说不定日后在你把妹的时候就能用到呢。

简明而言,老饱的观点是读好书不求甚解,用他自己的原话说是这样:

读书本来就不需甚解。
只有一种书是需要看明白的:说明书。
不管是药物说明书,还是机器说明书。
别的书,基本上没几页是需要看明白的。
不管是孔子的,还是康德的,还是佛经和圣经。。
至于小说,基本上可以撕下一半页码当厕纸,,,看剩下的另一半。

我是这样理解的,老饱眼里所谓的读书,是一种工具性的吸收,只需要获取其中的知识或者精神,而其他的糟粕可以完全过滤。而至于这种过滤筛子的能力,则是一个人读书品味的体现。书本身而言就只是载体,而载体所承载的东西价值与否,则完全由个人所定,喜欢则读,不喜欢则不读;有用则读,没有用则不读。

而chilin兄的观点,排除那些躺在沙发上的裸女之类的之外,核心我觉得是这一句:

你要看人家的故事,应该尊重作者的创作,才是合理的。

书在chilin兄的眼里不仅是载体,而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通过书可以和作者进行心灵层次上的交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裁来展现这种交流。当然如今诸如《霸道总裁爱上我》和《田纳西的馅饼》这种烂到家的小说和诗太多,所以让我们如今的读者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选择作者,怎样和作者通过书进行交流。chilin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一个读者指望作者按照他的阅读习惯写小说是不现实的,别人写的故事你看了,是你获得愉悦,如果写得不好,你还能获得鄙视作者智商的快感兼抬高自己的理由。

这句话应该反过来理解,就是说,一个作者的写作,并不是按照读者的期望所写,即使是罗琳和史蒂芬金这种畅销小说作家,也仅仅是揣摩读者的心态,真正写的时候还是走自己的心。作者的故事,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其次才是写给读者看的,至于读者喜不喜欢看,或者看了之后有什么获益,这和作者没半毛钱关系。

从此而看chilin兄眼中的书,是作者和读者进行单向交流的工具,而读者也自然有权利在浩如烟海的读物之中选择和哪位作者对话。

而至于最后的体裁,到底是小说还是诗,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余光中在某次演讲里说过,所谓好的小说就是连成段的叙事诗,所谓好的诗就是分段的意识流散文,就好像老饱兄想要获取知识,应该不会太在乎文字是印在道林纸上还是塑料瓶上,也就像chilin兄喜欢的作者,应该也不该过于介怀他到底写的是诗歌还是小说,毕竟有但丁的神曲、荷马史诗和伊里亚特这种普遍认为是巨著的东西,你也很难说丫到底是诗歌还是小说。

最后我想说一说我的观点,很简单,一句话。

爱读什么读什么,爱读谁读谁,读书到底为什么,其实最终只有你自己知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段时间我读了一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深深地感到作者简直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查了作者,是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 于...
    踏雁寻花阅读 4,237评论 0 3
  • 为了使用spark 的基于mesos的集群方式, 需要安装mesos, 网上教程很多,但感觉有些繁琐,其实说起来也...
    luomoxyz阅读 3,555评论 0 0
  • 甘露是致春的伴侣 细雨是怜夏的眷顾 黄叶是赠秋的新衣 残雪是对冬的守候 依偎着大地的臂膀 像失宠的幼儿 为了闻到泥...
    书生意气陌上少年阅读 1,813评论 0 2
  • 生日快乐祝自己生日快乐
    元気妹妹阅读 906评论 0 0
  • PMS负责扫描系统中特定的目录,找到里面的apk文件,然后对这些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相关信息,然后完成安装的过程。PM...
    wusp阅读 4,5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