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的工作历程算是一路绿灯吧,我是一个比较苛求完美的人,所以我不允许自己工作出现失误,也不允许自己在数据上有一点点疏漏。而事实上在遇到这件事情前我的确做到了,除了脾气不好以外,我对工作绝对认真。所有报表按时提交,提交的数据没出现过错误,领导交代的工作一定能按时完成,对此我一直引以为傲,却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栽在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上。
经销商订单是最基础的工作,一开始的时候是电子版订单,后来是OA系统订单,OA刚上的前两年订单都是要从总监账号下,所以当时区域内所有的订单都是我经手的。后来陶总负责大区后订单由办事处助理下达,当然所有的订单都要过大区所以订单的流程我真的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也就是因为太熟了我就大意了,而且是在最不该大意的时候。
当时是在H市,有一个特渠经销商他的产品出问题了,因为我们当时用的是旧包装材料,所以出现了包装上的活动日期和实际不一致的问题,省公司要求退货,货全部退到经销商仓库了。因为这个渠道销量占比很重,当时和公司沟通的处理方案是我们大区所有的客户只要下单这个品项就先给到特渠客户这边,特渠经销商收到新的后把退回来的再给到客户,这样可以确保特渠的产品不出现问题。
当时正好是月底,经销商下单也不多,但是特渠这边又特别着急换货。所以陶总出面沟通了两个经销商让他们下单,因为特别急而且要求基地当天必须发货,担心出错陶总就让我去跟进这个事情了。 然后我几分钟愉快的把订单搞定提交又找基地沟通发货,还很得意的和陶总说了下,我专业下单好几年,现在闭上眼睛都知道产品的编码,却没想到第二天就打脸了。
到货的时候经理给我电话问我是不是还带了其他客户的订单,瞬间有点懵。赶紧看了下订单,果然是把600件听装的下单成瓶装了。事已至此还是要解决的,给陶总电话告知这个情况,陶总一脸黑线的让我自己搞定。
问题出了总得想办法解决,先给经理电话确认了下是否影响当天的换货,如果影响那这单只能和基地沟通退回去重新下单,这是最麻烦的一个方案。还好经理说当天的换货已经完成了,后面的缺口还很大,600件作用有限。
那剩下的问题就是找谁来收这600件货的问题。 当时我思考了几个方案。最优方案当然就是这个下单的客户收货,本来也是他的钱,但是考虑到这个客户不太好说话,如果行不通必须有备选方案。备选方案一:同一个办事处的经销商下单然后录款到这个经销商补足差额,这600件给重新打款经销商,这个略微麻烦些,返利要手工核算但至少不影响办事处经理业绩考核。方案二:找H市的经销商来处理,毕竟H市的经销商销量大,一个二批商就能消化掉这点,就是返利和业绩考核有点差异,需要手工核算。
想好方案之后跟办事处经理通了个电话让他有心理准备,因为他和这个经销商关系不好,所以只能我去沟通了。我给这个客户打电话说明了下情况,他确实不想收,因为他上午刚到了一车货。但碍于我是个女孩子态度有很诚恳却也不好说什么,就同意收货了,但是就欠下了一个人情,以后他找我帮忙我也没办法拒绝了,不过好在后来这个产品销量很好以至于基地断货但他反倒因为多出来的订单没有影响他的销售,事情的解决比我预想的顺利了许多。
事情虽说解决了,但教训是惨痛的。这个事情被办公室的人吐槽了好久,有说我专业下单这么多年居然是在订单出错的,还有好奇我怎么说服那个经销商的,自然还有佩服我自己能搞定的。虽然大家是善意的调侃,但是也让我深刻的反思了下自己的工作态度。
这个事情本不难,但就是因为太简单了我下完订单连检查都没检查就提交了。也就是因为我当时的自负所以我需要做这么多后续的工作来处理这个事情。我运气还算不错,至少没有影响当天的换货,备选的两个方案也都没用上就顺利解决。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运气一直那么好呢?
后来说起来这个事情,一个助理说还好我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我自己能独当一面的时候,要是在以前可能我处理这个事情的方案不是自己哭着买下来就是去找陶总出面解决了。我告诉她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要是在以前我绝不会犯这种错误,因为当时自己不懂所以必须十倍的认真,而就是因为太熟了人才会懈怠。不是在我有能力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问题,而是因为我对能力的自负导致了这个问题。
三百六十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岗位,不是处理他人处理不了的难题才能显出自己的能力,认真做好每一件简单的工作才是真正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