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候需要“人格分裂”

良叔给你说个秘密吧:我也炒过比特币,而且还赚了不少......

别误会,我不是让你现在去炒,现在环境不同了,很容易被割韭菜,我也早就退出了。

那是在2016年,比特币刚刚兴起,很多人还没搞懂这是个什么玩意,中国已经有一些平台可以交易。

当时,良叔对这个东西也不懂,但是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于是就在某个平台下了单,持币半年,收益70%,然后果断退出。

除了70%的账面收益,我附带了解“区块链”,还专门写过一篇“区块链对保险业可能的颠覆”,发表在《时代金融周刊》。

炒比特币,良叔也干这事儿?你是不是有点疑惑,像我这种理性,传统的人,怎么会干这种事儿呢?

我想说的是,人有时需要有点“人格分裂”,要集保守与冒险于一身,集怯懦与勇敢为一体。

当然,冒险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良叔拿去炒币的钱只占到总资产的10%,所以,这种“人格分裂”完全可控。

这样既能保证稳定收益,还有可能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的收益,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上面所说“人格分裂”有一个正规的叫法:“杠铃策略”。

这个概念来自美国著名作家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一书。

这本书把“杠铃策略”当成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

简单讲,所谓杠铃策略,是指采取的策略由两个极端条件组成。

说白点,就是把你的金钱、时间和精力,都分成极端的两份,这样可以最大化的减少风险。

看到这里,你可能蒙圈了,如果你的策略由保守和冒险组成,保守是防范风险,这个好理解。

可是冒险就是在和不确定性打交道啊,失败的可能也大,怎么算是控制风险呢?

如果你看过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另一本书《黑天鹅》,就会明白他的意思了。

“稳定”、“保守”看起来好像是在规避风险,但是其实也隐藏着最大的风险。

《黑天鹅》中举过一个例子,一只小火鸡,1000天后会被杀掉。

这1000天里,主人都会精心给他喂食,主人每次伸出手,都是友好的象征,因为手里有食物。

小火鸡也这么认为,而且每天的稳定重复,会加固它的这种看法,它于是乖乖的呆在圈里。

可是,第1000天到来,主人再次伸出手,火鸡兴高采烈的跑过去,等待它的却是屠刀。

尼古拉斯·塔勒布用这个故事隐喻“黑天鹅事件”:

总有一些事情,我们是预料不到的,而这些事情又会在某个时点突然发生。

在这之前所有的保守行为,其实都是最冒险的行为,而那些冒险的行为,则会变得能抵抗风险。

你看,是这样吧?

倘若,小火鸡在这1000天里, 采取一些冒险的动作,去寻找可以逃出去的机会,那么它将规避最大的风险。


看到这里,你可能需要消化一下,没关系,咱们不用说得那么学术。

如果我对你说,你的公司将在明年3月份倒闭,你信吗?

你多半不信,你会说,怎么可能?我们可是世界500强,我们之前一直很强大。

如果你这么回答,说明你根本没理解什么叫做系统风险。

如果你去看商业史,会发现很多大到不能倒的机构,在一夜间崩塌,他们的员工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

而从全球统计来看,一家大企业的平均年龄是40岁。

什么叫“平均”?说明这就是个中轴线,有高点的,也有低点的,基本都是围绕着这条线上下浮动。

大数法则是很难逃避的,所以,当你安逸于当下的稳定时,反而可能正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我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告诉你,其实当我说,你们公司明年会倒闭时,你压根就不该回答我,怎么可能?

你应该去问问自己,如果倒闭了,你能干什么?

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当然,不让你安于现状,并不是让你现在就辞职,也不是让你蜕变为冒险家,这些都是一种“ALL IN”,我们都要力争避免。

我希望的是,你能秉承“杠铃策略”策略:

可以在做一份无聊、稳定的工作的同时,去兼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疯狂事情,比如写小说,去夜店驻唱,去大庭广众之下演讲、去挑战极限运动,去流浪一段时间……

这些事看起来如此不靠谱,成功的概率也很低,但是却能延展你的触角,说不定走出一片天地,就算没有,最起码,你拥有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就是一边做着朝九晚五的电厂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实现“斜杠青年”的逆袭;

颓人李诞,也是工作之余,在网上写作,于是交结了很多朋友,一步步走到今天;

毛不易在杭州当护士,业余创作歌曲,没想到竟然火得一塌糊涂......

良叔和他们比差很多,但是在平安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演讲,去当兼职讲师,当时我就很清楚的认识到,如果哪天工作没了,我可以去当讲师。

只是没想到,成为讲师的过程中,对一些知识和故事特别敏感,无心之中,竟然成为了作家......

人生处处有惊喜,你必须腾出一小块地方,去泼洒种子。


如果你是一家企业,你当然也可以用到“杠铃策略”,花一些精力,去探索新的领域。

腾讯因此有了微信,今日头条因此有了抖音。

如果你热衷于理财,也可以应用“杠铃策略”,像良叔这样,把70%以上的资金,放到安全区,房产、银行理财、债券;

拿20%的资金去做些高风险的事,股票、基金;

拿10%的财产做些极高风险的事......

此时,你仍有安全边际,不确定性的收益你也能照单全收。

总而言之,“杠铃策略”就像是把你的人生分置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然后打开连接的安全开关,就能任意驰骋。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

欢迎留言,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16天。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