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加过一个心理微信群,群里有一些心理学爱好者,也有一些有着不同烦恼的心理困扰者。
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群有几分类似于成长小组的概念,当然只是松散的小组模式,没有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承担起组织和把控的作用。
但在这个群里发生的点滴,蛮值得我去梳理和记录。就像一个小社会,不同的理念碰撞,不同的观点冲突,甚至于有些烟火的味道,折射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质,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亲自置身其中,再抽身而出,体验这个群体的关系,还是颇有意义。
从自己与她们的互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反应和感触,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深层次的情节。
-02-
A女士和A1~~
A女士是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年女人,有两个女儿,性格要强,在群内特别活跃,据说深受母亲影响,她母亲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人,她深受其苦,一直逃离,希望逃离母亲令人窒息的控制,但至今内心总感到痛苦,对母亲有很多很多的愤怒,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幸福体验。
在这个仅仅凭借文字交流的群里,她每日早安、晚安招呼很热情,尤其对其他人表现出的悲伤和痛楚,抱有很大的”同理心”(用她自己的原话,感觉自己的同理能力还是满强),当然在我看来,她在群里表现的活跃,对每一个述说的群友表达出关注和支持,一方面是基于给别人力量的同时,也给自己力量,就像喊“加油”,我们自己也会由内而生出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我给你关注、给你支持,向你示好,表现出我是友爱的,也希望你能给予同样的反馈和回报,这都合乎常理。
但在另一方面,群内所有人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种非常强的控制欲,人很有意思的物种,你所讨厌的,往往也是自身的一部分,而且就来自于原生家庭,来自于最有强烈情感冲突的一方,比如她母亲。
一开始,我在群内只是个默默的潜水者,偶尔一次暴露了自己考过心理咨询师证书,希望找爱好者和从业者交流。和A之间的直接交流,是源于一次群内有人发了自己日常锻炼的照片,A女士积极回应,在群内说着各种跑步的好。
另一位C女士,就穿插了一句:晚上跑步可能并不是特别好。
A马上回应:我怎么感觉到你的话,又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我母亲,每当我要做一些事,她就有些不同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不支持,让我感到有些讨厌。
当时,我也插了一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的确,夜跑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可能不一定是科学的,也许C是好意提醒。
于是乎,A开始搬出觉察,用心体验,不要用脑,感到不舒服,就要让这个能量表达出来,不堵塞,这是治愈;而有些人也不要以道德卫士自居……开始攻击。
A极强的控制欲、“独裁”的倾向,尤其是绝对化的将作家视为的权威、标杆和“神”,并希望在群内形成统一的声音和主张。
如若有人质疑,有人表阐述自己与A一样,对某些言语有不适,也在表达自己的不适时,A的反应尤为激烈,甚至带有歇斯底里的攻击和愤怒情绪,像儿童式的愤怒,也许她的内在是虚弱的,是恐慌的,害怕她所坚信和坚持的崩塌,在牢牢守卫。
再后来的接触互动中,我和C能尤其明显的感受到了,A,以及A1…时不时的对我和C表达出的攻击性,当然也包括其他有不同理解的群友,也一并在被攻击和抨击范围内。
而她们尤其是A攻击的依据,更多的是那位知名心理作家的观点和论调:书本都是死的,理论也是死的,唯有自己感触是真实的,要时刻对自己有所觉察,要时刻给予接纳,关注和表达,让管道畅通,孝道是糟粕,要充分表达出对父母的不满……
甚至于我的资格证书也是攻击的对象,被视为掉书袋,刻板僵化和没有觉察,是头脑层面的思考,而非心理的觉察和体验……。(也是根据那位权威书里的描述)
A1……
A1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也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至今难释怀,而她本人是虚弱无力的,她通过A获得力量,通过依附A的强悍,来展示她的存在感,所以她很拥护A。
C女士
C女士性格平和,爱学习,她自己也承认说话比较直接,但群里的很多论调并非恶意,只是把书本上看到的话,就搬过来,所以,可能并不是适合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但只是给予一些意见,也表达了希望大家见谅,一起探讨。
坦率说,她能反思自己,能自省,虽然有些刻板理解,但总体而言,与其接触还是舒适的,是成人间的交流和互动。
我自己
坦率说,面对情绪化的人,很难得能保持镇定,虽然,可能我隐约知道这是她自身的问题,和我无关,但我依旧感受到了一种不适,也许深层次的对自己并不完全接纳,也许也勾起了自身原生家庭的一些挑刺和苛求的情绪激动,也许是我修炼的也远未到位。所以,我感觉有些耗费心力,认为他们走入了另一个偏执而不自知,而我也选择抽身而出。
-03-
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应该是科学的态度,尽信书不如无书。那么该如何避免陷入僵化和教条的境地?
第一,要明白过度就是“毒药”
我一直认为一些“权威"或“知名”人士,其所倡导的心理咨询方面的理念和方法,总是有其适合的对象,并不能肆意的扩大范围,加大剂量,过了反成其害;就像感冒药也只能用于治疗感冒,而不能用于腹泻,同样是要按时按剂服用,过了就是“毒药”;
类似还有很多,爱干净是好事,但爱干净到让其他人和自己不适应,就是“洁癖”。
爱工作上进也是好事,但爱到极致,忽视家庭孩子,就是“工作狂”。
爱美,爱美女也是人之常情,但过了就是“好色徒”
……
就像A,能觉察是好事,以接纳为由,肆意的在公共场合(‘群内’)表达自己的攻击、发泄情绪,引起别人的不适,对其来说一方面并未达到治愈目的,甚至于丧失了成人的自控力,严重影响人际交往,而且本质上还是内在问题的反应,是逃避和投射。
另一方面,毕竟,松散个体的组织,是一个一个个体组成,并非是对方的心理咨询师,也非其家人,何况有些情绪,家人都接纳包容不了,何况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接纳是自我接纳,而非要他人接纳。她的接纳是建立在自己舒适,别人严重不舒适的自私的孩童模式,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觉察。
再者关于孝道是否糟粕,也需要辩证看待,因为孝道是普适推广的美德,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多数能做到,孩子孝顺父母就需要后天的教化。
第二,怎么判断是不是偏执僵化的理解和实践?
我想这个也并非有绝对量化标准。拥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能力,拥有内在的弹性空间,拥有边界意识,观察是否‘有情绪化的反应……
在真实的场景中,自然千差万别,如果和同事、陌生人(或者家人),则需要坚定而温柔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划定自己的空间,也要能自省区分他人的空间;
但要注意,不用刻意的较真每个细节,毕竟无原则的较真也是能量和心力的耗费,生活也许糙一点也不错,聪明者烦,糊涂者安,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如果真有心理不适,选择合适的心理医生,可以肆意袒露种种不适,心理医生有这个义务给予接纳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