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工作,结婚,组件家庭,供养父母,生子,延续未来.....
一切中国式父母寄予的希望和规划,都渐渐落在我们的道路前方。
在某栋灯火通明的钢铁森林的其中一栋,我俯视着参差不齐的民居,想着日后也希望能够在此地有个安居之地。而要拥有这个安居之地,不断工作似乎是一种最常规稳妥的途径;而每天的重复的工作,也让你在想,到底我们干嘛要如此持续地付出;而有了这个疑问,便不断地分裂出其他的细胞式的问题,比如生活应该怎么过,比如怎么能够更好地快乐地工作......
与父母辈不同,90后的我们,无论是对他们的规划设想,和我们自己产生的问题,都在身体力行地想去探索人生的答案。
一切的这些思绪、疑惑和隐约的不安,都其实引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都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或者 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什么我们都不快乐?
是的,为什么我们都不快乐?
这个问题没有直接的答案。
我自己也思考了许多。也许是因为缺钱,也许是因为没有得到爱情,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多困难.....
有时候努力了很长的时间,一个个实现自己的所谓“原因”时,自己仍然没办法快乐起来。
直到一个仍然在学习心理学的朋友,给我推荐这“21世纪幸福指导手册":
这本书写于1930年。
当你开始读的时候,你便发现,我们跨越了第二次残酷的世界大战,再到和平年代实现飞跃式的科技发展,乃至上月球,送汽车上天都实现了,而我们的心智却停留90年,蹉跎不前。
他描述道:
如果你在美国随便问一个人,或者在英国随便问一个商人,最妨碍他享受人生的是什么事情,他一定会说:“”生存之战”。
这个描述,便是我们当前的生活。高失业率,高房价,高负荷工作,这些都是每日的生活担忧。在过去经济低迷的一年,上帝收集最多的新年愿望,估计是“ 一夜暴富” 和“嫁给老考公”了。
殊不知到,这个问题,也早在90年前人类普通的生活中便呈现出来。
即使免于破产的恐惧,免于吃不起饭的恐惧,罗素形容美国这一群不断奋进的中产阶级商人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会认识到,他们并不是因被机械装置夹住了而无法脱身,抓住他们的是他们脚下的脚踏车,而脚踏车是不会把他们带到更多的台阶上的
他描述的社会也恰恰是我们当前的社会:
对于我来说,我希望从金钱中得到有安全感的悠闲。但现代人通常都渴望有更多的钱,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显赫,借此胜过和他地位相等的人......能赚多少钱的是衡量人智力水平的公认标准,赚钱多的人是聪明人,赚钱少的人就不是聪明人。而没有人愿意被看成傻子。因此,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像是在参加考试的年轻人。
他不反对努力奋斗创造财富,但因为当前“赚钱是唯一的信仰”或者“钱是衡量快乐的标准”的社会信仰感到迷惑。在过去的时代,人们是有时间有能力去欣赏美,比如艺术,文学、绘画。当这一切美的作品落在当前的时代,一切显得很多余。因为,除了赚钱以外,人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这些美可以成为人们中很重要的生活一部分,却因为不产生任何经济价值,人们也就没办法去花时间去培养欣赏的能力。
随着他越来越富有,他也越来越容易赚到钱。最终,一天五分钟里赚到的钱就多得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花。于是这个可怜虫因成功而变得无所适从。只要将成功作为生活的目的,就一定会这样。除非一个人知道应该如何应付自己的成功。
最后,他给出一个预言:
认为竞争是生活中主要的事情是很可怕的,很固执的,这让人的肌肉和神经都很紧张。如果以此为基础来生活的话,最多也持续不了一二代。经历这个生活之后,人一定会神经衰弱,还会用各种方式来逃避现实,连寻欢作乐也会像工作一样紧张和困难(因为已经不可能休闲了),最终整个家族也会因不育症而消亡。
换当前中国人更加可以理解的话来说,那便是以下对话的总结:
“为什么要结婚?”
“要工作加班,生活这么累,哪有时间,怎么要结婚?”
“结婚了,生孩子了,谁能供房,谁能有钱养孩子呢? 还不如不结婚不生子,等我有钱了,有了能力再说。”
结合罗素的预言和中国的例子,那便是,当我跑过了别人,赢过了别人,我再来生活吧。其实,生活也已经失去了。
在每天的竞争生活中,罗素谈到了“疲劳”,那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生活很累”。
在发达社会里,身体疲劳已经大大减少了,最严重的一类疲劳是神经性疲劳
很神奇的是,他描述的生活场景跟我们现代生活称得上一模一样:
劳动者会在上下班之间都会收到噪音的困扰,哪怕不断地抑制不去听噪音,但这也让他们感到疲劳,因为他需要下意识地避让自己不听......不断遇到陌生人也是一件疲劳的事情,人的自然本能便是了解每一个陌生者,以便决定是否亲近他和敌视他,在高峰时段坐地铁的人会不得不抑制自己的这种本能,这抑制的结果是他对所有偶遇的陌生人产生一种怨气。
男人带着生意的烦恼上床水蕨,在本该养足精神去应对明天的问题的夜里,他们却反复思考着此刻根本无计可施的问题....夜里胡思乱想的一些事情在商务还会缠着他,这会搅乱他的判断力,搞坏他的情绪。
每日环境所带来的疲劳,加上生活的忧虑,罗素提出“精神自律”。
也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思考事情的习惯......忧虑是恐惧的一中形式。懂的如何才能不被恐惧的人会感到日常生活中的疲劳被极大地减少了......转移恐惧,转移思想是不健康的。可以地不让自己正视,幽灵才变得更可怕;应对各种恐惧的恰当方式是理性地,镇静地,全神贯注地思考它,知道你完全熟悉了它为止。
再简化,那便是把一件事情思考透彻,包括恐惧,想明白一切未知和令你恐惧的环节,那便卸下了巨大的精神负担。
在探讨完不快乐的人的特征后,罗素问:
“还可以快乐吗?”
很好玩,他提出的观点和做法竟然跟我们现代人的探索方向是一致的:
幸福的秘诀在于:兴趣范围要尽可能地广,尽可能善意地而不是敌意地对待你感兴趣的人和物。
他称,西方国家的青年人正在因找不到能够充分发其天赋的职业而不快乐,而东方国家却没有这种情况。当时的西方国家,他描述是“...西方国家那样逼着年轻人在做坏事还是在无所事事之间做选择”。想不到,90年后,东方国家的年轻人们重新经历了西方国家当时的迷茫。在工业时代,机械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让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走进影院”,不再受漫长农业时代在土地上的限制。而大把的闲暇时光也让人不知所措,罗素认为人可以投入一些他们认为有喜悦感,有兴趣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喜欢集邮,有些人喜欢看棒球,有些人喜欢收集河流信息。
除了主要兴趣,消磨闲暇,让人从严肃的事物的紧张中放松下来的次要兴趣很重要。
他解释,我们不需要用尽生活的时间去思考当前重要的事情,拥有可以对因为“拿主意做决定是一件很疲劳很焦虑的事情。”此时此刻,拥有可以对导致焦虑的事以外的事物感兴趣的能力便是天大的恩赐面对很多难过、悲伤以及煎熬的事情,最恰当的做法是将思想引到一条新路上来,而不是摧毁它。这些兴趣能够让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块不受干扰的地方,它随时随地地为痛苦的你撑起一块“防护伞”。
罗素的层层论述比我片言只语的总结和摘取精彩许多。我很惊讶,一个人的思想和洞察竟然能够传阅这90年的时光,打破这巨大的时代鸿沟,把这么直接深刻的人生道理告诉你。
纵观罗素的一生,有网友这么评论: ”身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贵族,睡了很多朋友的漂亮老婆,和萨特到越南去把西方资本主义领导人判了遍死刑,到死连咖啡都不会磨的伟大的中国人的伟大的哲学朋友,他度过了比他学生维特根斯坦幸福的一生”。
果然,也只有对人生思考透彻的人,才也能做出以上如此牛逼的事情。
我朋友说,“我高中就开始看罗素了。他差点成为我的偶像。”
我问:“为什么是差点,为什么不能是偶像。”
他说:“因为罗素的爷爷是英国首相。而我出身就输他一大截。”
这也终于解释了,他为什么如此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