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职场稻草狗

说一位我很佩服的朋友,某私募公司副总,收入很高,但这哥们业余时间也写作,还经营一个公众号,虽然隔三差五的写写,但三年来从来没断过。

而且,还吸引了5万多读者。

他在业界算是个明星人物,经常出席一些高端论坛,也接受一些采访,俨然成为公司的代言人了。

我经常调侃他说,你真是受虐狂,没事儿搞什么公众号啊,写作这么累的事儿,你又不靠这赚钱,何苦呢?

我本以为他要给我吹牛逼,说是他的一项热爱。

谁知他却说:我这是留一手啊,哪天公司突然让我卸甲归田,我好有个事儿干啊。

我不屑:“别扯了,你现在这么火,公司怎么会让你凉凉?”

他说:“火啥呀,只不过是一只稻草狗而已。”

2011版稻草狗

电影《稻草狗》,1971年由达斯廷·霍夫曼主演,2011年再次被翻拍,被称为暴力电影的经典之作。

一部充斥着暴力和色情的影片往往都会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我不想过多的讨论这部电影,我只想谈谈这部影片的名字,以及由其所隐射而来的联想。

电影的名字源自《道德经》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本意是老天啊,更本没啥仁义道德之说,对待所有的东西就像那祭祀的稻草狗,用的时候把你捧得的高高在上,不用你的时候随便踩在脚下。

说实话,也许是我愚笨,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这典故和电影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稻草狗的典故,被那朋友引用,我却觉得非常有意思。

以我对多数企业的了解,“稻草狗”的现象还真是存在。

企业为了营造氛围,会把业绩好,表现突出的人当成标杆,塑造成明星,让大家去瞻仰。

其实是在构建一种共同想象力,为众人编织一个梦境,好让大家去追随和超越。

但是,一旦那明星跌落神坛,或被别人取代,那人便会如同“稻草狗”一般,不再有人关注,甚至被丢弃一旁。

所以,那朋友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能清楚的认知到,当下的荣耀可能转眼便成梦幻泡影,给自己备条路,退出时便没那么狼狈。


我另一位朋友,在某知名500强企业。

他是一名勤勤恳恳的老员工,他靠自己的能力研发了一个新产品,大家在推广这个新产品时,把这位员工奉若神明,董事长都多次对他提出表扬,要求大家学标杆、做标杆。

在明星效应和创新产品的驱动下,这个产品墙内开花墙外香,全国当年销售额即达5亿!

然,卵的是,那朋友所属地由于政令限制未能产生多少业绩。

更卵的是,我那个朋友竟然被淘汰了……

原因是他们团队短期业绩绩效排在后10%,而他走后的第二年这个产品更是为公司贡献了10个亿的收入……

这个集团几乎所有的分支机构都成为了这个产品的收益人,在大家欢呼雀跃的场景下,没有人记得他离开公司时老迈而唏嘘的背影。

你看,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再强大,在公司机器面前都会显得那么的渺小......


今天讲这个事,并不是想揭露企业的黑暗,这事儿啊,不能深说,企业有时也是受害者;

也不是倡导你对企业不忠,因为认清黑暗和寻找光明是两回事。

而是想告诉你,你与企业之间,只是一种纯粹的契约关系,你当然需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儿做好,你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价。

但是与此同时,既然是契约关系,就有到期日,或者被撕毁的可能。

因此,即使现在你,可能因为出色,而享用着公司的红利,一切都春风得意,万事都在股掌之中。你却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就像我那个朋友一样,给自己留一条路。

因为任何事,都存在V型反转的可能,那时你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只职场稻草狗。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