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同臻妙境。

今日行程:南郭寺+天水逸夫中学。


清早,从Sandman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在对这一天行程好奇与兴奋中,我们踏上了前往南郭寺的旅途。

一路颠簸,我们到达了南山脚下。

南郭寺山门


南郭寺
南郭寺正门


第一山牌匾


及至寺中,第一山牌匾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此匾为清代秋敬临,米芾原作。

古木森森然


寺内古木森森然,青砖铺就的小路在茂林修竹间延伸。主院西侧,便是杜甫祠堂。

祠堂立于南郭寺是因为杜甫曾在流寓秦州的三个多月内,创作诗歌近百首,其中的二十首统称《秦州杂诗》。其十二便是对南郭寺寻胜的描写。

曲径通幽,走过一片偏殿,是书法界富有盛名的二妙轩碑。

二妙轩碑
所谓二妙,即书圣王羲之的字之妙与诗圣杜甫的诗之妙,相融相济,同臻佳境。雄跨百代相遇,绝不是偶然,清代诗人宋琬在秦州任官时,感叹李杜祠堂破败,古迹难寻,便自掏腰包于玉泉观重修祠堂,勾求二王笔法,远觅兰州摹勒大师张氏兄弟,精心挑选石料,将60首杜甫在秦州的诗篇刻于石上,将经典雕刻于时光,流传万代,可谓文心昭然。

说到二妙轩碑,就不得不提《秦州杂诗》

安史之乱第五年,李唐王朝呈将覆之势,杜甫举家西迁,“因人做远游”,一路来到天水。流寓三月有余,经营不善,难以营生,每日徙涉于深山巨谷中,采药掘菜,聊以为生。从空囊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唐代·杜甫《空囊》

空囊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稀缺了物质的杜甫,在精神上做到了绝对富裕。游览龙城之胜,于羲皇之乡汲取了源源不断灵感的他,迎来了创作高峰期。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唐代·杜甫《秦州杂诗其十二》
宋代林亦之说:“杜陵诗卷是图经。”刘克庄赞:秦州的“山川城郭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
写寺院之胜、老树独占空庭、秋花生于危石之下、晚景落于卧钟之边,俯仰间所见之景无不令诗人念及自身而生出身世悲凉之慨,在这一片景物之中,似乎惟有溪风因知其悲,飒然而动。
整首诗唯有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倾诉悲情。首颔颈三联,“花自飘零水自流”,虽未直言情愫,但景物处处,意象皆愁。
家仇国恨,羁旅之思,生活窘迫,满腹愁情,皆以淡语出之,愁绪浇筑的意象触人心弦,老杜之妙,可见一斑。
由这些诗篇又不禁令人想到,虽然在亘古永恒的时间与万古不变的空间景物面前,人显得那样渺小,所能做的似乎惟有感叹沧海桑田的造化之功,但事实上,恰恰是因了人之有情有感,才赋予这悠远长存的无情时空以如此丰富的意义。

在秦州窘迫至极之时,同谷县令的一封信重燃了他的希望,却也推他跌向绝境。

失望的杜甫顺江漂流一路到达成都,寻不到阳坡瘦地的杜甫,在唇焦口燥,长夜丧乱中,丧命于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自此,盛唐正式结束。

文学上的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五十年。结束于杜甫去世。
史学上盛唐指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唐宪宗时代结束的一段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650年到820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午我们到达了天水逸夫中学,在浓厚的国学和初中的学弟学妹们一同交流,我们又达到了今天的另一重佳境。


结:今天的忙碌使我倍感疲劳,但无论是南郭寺寻胜还是逸夫中学交流活动,我都收获颇丰,期望明天依然能收获丰盈。晚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总体介绍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南山上,这里前临藉水,背负幽林,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遐迩闻名...
    骏马悲嘶阅读 8,761评论 0 9
  • git 把一个已经存在的本地仓库提交到服务器仓库 我有一个本地工程,里面有.git文件,但是没有远程服务器的地址,...
    厦门第一帅哥阅读 5,645评论 0 0
  • 武汉的6月。我决定步行去看海。结果被堵路上了。4小时后……海,来看我了!
    梅晓云阅读 1,495评论 0 1
  • 周勤业一家三囗,坐在桌前吃着中饭。 周勤业突然在餐桌上冒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向着妻子说:“打110,110有来电显示...
    艾夜读阅读 4,944评论 11 59
  • 因为昨天走了22公里到仁怀市去看电影,所以今天仍然是在茅台镇休整。我们早上悄悄的睡了一个小懒觉,八九点才起。 上午...
    啊呜一口葱花鱼阅读 1,859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