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清晨,坐在我从深圳返回家乡的火车上,我写下了这一段话。
截止现在,李晓霞老师的《我看到了教育的星辰大海》,全部阅读完毕,书中布满了我画的一条条的横线,那是我为二次阅读在做的准备。晓霞老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是怀着好奇和寻找答案的心情阅读完这本书的。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跟晓霞老师也是身同感受,多次心情是难受的,复杂的,每个人的命运真的是不一样的,也让我看到晓霞老师的优秀,担当。也许是太过于执着,在列车运行过程当中,肚子多次出现难受,用喝些温水来缓解,我知道,也许是在列车运行过程当中,持续读书时间过长造成的。一个个篇章,一个个故事,还有晓霞老师的那份对教育的情怀,让我看到了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拥有教育的星辰大海,书中给了我更多坚持和努力下去的力量,最后我想说要感谢晓霞老师的赠书。
没有想到10月9日的晚上,晓霞老师专门给我进行了留言,我们就读这本书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
晓霞老师这几天在深圳、东莞出差,很忙,她呢,对我的留言也非常的感动,说如果书能够让我产生某一个层面的一些共鸣,她会觉得特别的幸福,她也很关心的问到身体发生了不舒服一些反常的状况,是因为舟车劳顿,身体有一些不适应,还是这段时间学习太紧张,太疲劳,还是说书里面的哪一些场景诱发了这种生物疤痕。还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暗伤。
就这个话题,我和晓霞老师进行了语音交流。
在读了“我是一个坏孩子”这个章节。她和弟弟的关系一直是成长之痛,也长期困扰着作者。她没有关心帮助弟弟的意识,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弟弟胆小怯懦,作为姐姐她强势跋扈,弟弟成长坎坷。读到这里,这个和我自身有很多的相似性。我的弟弟成长坎坷,我在生活上也没有对他有过多的帮助,自己时常内心有一种深深的自责。
在读到“表姐的眼泪,我的觉醒”这个章节的时候。因为表姐没有给我买喜欢的裙子,而埋怨的时候。在表姐知道了之后痛哭流涕的样子,给了我很大的冲击。这使作者知道了要学会关注自己的表达,学会有意识有控制的说话。在我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工作中,我记得在自己刚上班的时候,对班级的学生说话的时候往往是口无遮拦,没有经过三思,我的话也伤了一些学生的心。所以我对他们是怀有愧疚之感的,像文中所说,当你眼里有了他人,当你珍视身边同样关爱你的人之后,这样的改变会增强你对生命成长更细腻,更多维度的认识和理解。这句话说的多么富有哲理呀。今后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让我更多了一份有意识的自我修正的谨慎。
在读了“弃学博士后的另类求学路”这一章节,我深深的为晓霞老师而感到遗憾。但同时又感到庆幸。你可以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不能停止思考。坚持,只要不停歇一直往前走,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而作为我同样是中师毕业,为什么我就没有晓霞老师这种不屈的精神呢?自己一直在乡村,从来没有对生命发起挑战。书中还写道她在北京的这一年里,听了大概上百场的学术讲座和各种类型的音乐会,这让我更是对她的学习精神感到敬佩。
通过短暂的交流,晓霞老师鼓励我说,每一个人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寻找更好的自己。就像我们相识在这样一个场域里面,不管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不同,但是相信我们在目标上面是有一个链接的,这种链接本身也是一种疗愈。
最后我跟她交流了学校的读书有关情况,她也鼓励我继续读书学习,甚至能够带领身边的老师一起读书,也希望明年能够参与到教育行走活动中来,引领乡村学校教育有着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