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曼陀罗书摘③第二章荣格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及治疗观

荣格和诺伊曼的理论作为早期的理论深刻影响后期的儿童发展及治疗观点;福德汉姆和亚考毕作为发展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们注重儿童心理发展及临床治疗;爱丁格的理论,则较好地整合出心理发展的模型。这些观点是儿童曼陀罗绘画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解本书自我——情节——自信轴的核心观点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一集荣格的理论

配荣格图

儿童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神秘参与”,那么儿童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个体呢?荣格指出只有当儿童说“我”时,他们才具备,可以被感知,并连贯的意识。

六岁即开始上小学时,儿童自我意识的核心才确立,但此时他们上不能维护自己的个性,仍然会受环境与本能的影响;只有到了青春期时,个体才获得相对的独立性,个体的心理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此外个体的独立也有性别的差异,男孩要到二十五岁,而女孩儿要到19~20岁,他们才能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转化机制,他通过象征或童话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这是一种求知动力,而非对本我的压抑。

1938年,荣格在《人格的发展》“第三版前言”再次写到:“儿童努力在幻想中超越它的现实主义并以象征性的解释来取代科学的理性。显然,这种努力是心里的一种自然且自发的表达,因此不能归结为任何一种‘压抑’。”

所以,心理的发展是来自心灵深处,自然而然的动力(原型动力),他通过象征和思维功能的使用,而不断成熟。

父母置身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或者情节会通过“神秘参与”的机制而影响或干扰儿童正常的发展。荣格认为这是造成儿童的心理困扰的根源。

针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荣格提倡不仅要对儿童进行咨询和教育,更应该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

儿童心理问题的疗愈往往需要其父母主动承担自己的任务,并坦诚的面对自身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5,525评论 0 19
  • 看完《儿童曼陀罗绘画分析理论与实践》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及治疗观,《小王子》那句经典:“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
    萍实之音阅读 1,197评论 0 1
  • 大家好,我是山石君。一个集...集...错了是既!.一个既没有才华也没有眉毛的女(han)纸。 关注我的人应该都是...
    花吃山石阅读 270评论 0 0
  • 第二次写简书了! 我选择的行程是去越南胡志明市,时间大概在六月份6月26号 到8月8号结束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懒癌...
    shenkaiwen阅读 481评论 0 1
  • 关于数据结构,我想大家在工作中常常会用到,HashMap的使用频率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许多工作了好几年,用过很多次H...
    Shmily鱼阅读 1,62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