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头悬梁锥刺股让青年苏秦摆脱了贫困
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唏嘘的故事,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刻苦努力,奋发向上。这个目标或是爱情的激励,或是世事的讽刺,或者许许多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挫折……
苏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一个平民的穷困阶层一越成为六国的相国,身佩六国相印,相当威风。而在此之前,苏秦只是鬼谷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徒弟,长相普通,才华普通,跟他同为师兄弟的几个人早已成名,而他很久以后依然不为人所知。
在他的师兄们展露头角以后,他才开始尝试出山求取功名,但初次便出师不利。他向周王游说自己的雄心壮志,治国大略,遭到周王的拒绝,然后游说秦国,依然遭到拒绝。在六国走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君主识得自己的大才。
苏秦回到家以后,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正眼看自己一眼,嫂嫂甚至连饭都不做给他吃了,都怪他:这么大个人了,连份工作都找不到。
如果换做其他人,或许就开始家暴了吧,在外面不行就在窝里斗,总能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吧。但苏秦没有,此刻的苏秦有着清醒的头脑,他深刻分析了自己这一路的经历:如果是一个君王不接受自己,说明这个君王不识才,可是现在天下各国君王都不识得自己的才华,那就绝不是君王的问题,而是自己确实没有才华。所以我应该更加发奋让自己拥有才华,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经此分析,苏秦也顾不得嫂嫂母亲的轻视了,他开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发奋读书,学习纵横之术,分析世界格局。
他每天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睡去,为了不让自己犯困,他就用绳子挂在大梁上,下面打一个圈套住自己的脖子,只要自己犯困,头低下来,就立马碰到绳子,把自己勒醒;甚至在深夜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了,他还会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
苏秦这一年的付出就相当于过去所有付出的总和。而他的奋发努力也为他带来了后来事业的成功。
二 佩戴六国相印,苏秦走向人生巅峰
经过一年刻苦奋斗,苏秦再次踏入江湖,开始搅弄风云。此时的苏秦远不是一年前的苏秦了。他的说辞不再那么浅显乏味,而是字字珠玑,都能够击中君王的心坎儿。
他首先到了当时弱小的燕国,但是燕侯等了一年才见了他。苏秦向燕侯游说:你知道燕国为什么不受侵犯吗?那是因为燕国的南面有赵国。如果秦国想攻打燕国就必须穿越千里,而赵国攻打燕国,不出半个月就能攻占燕国的都城,所以说对百里内的忧患不重视反而忧虑千里之外的敌人,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策略。所以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与其他各国联合抵抗强秦,这样燕国就不会有危险了。燕侯一听觉得有理,就给了苏秦钱财前往赵国,并且把燕国的相国之位给了他。苏秦便依此前往赵、韩、魏游说结盟。
最后来到齐国:对齐宣王说:齐国四面皆有天险,土地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为什么要讨好秦国呢?齐秦相距甚远,秦国是不可能轻易攻打齐国的,齐国应该与赵国结盟,六国结为联盟互为救援。
最终成功说服六国君王结盟,自己身带六国相印出征秦国,这对一个曾经的平民来说无疑是无上的荣耀。
而在苏秦之前,齐秦是当时的两个强国,在秦国连横的国策下,秦国准备与齐国结盟,共同伐赵。这对赵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结果苏秦让当时的齐闵王断绝了与秦的结盟,转而与赵结盟。世界格局由此改变,齐秦结盟伐赵转变为齐结赵伐秦攻宋。这一巨变直接导致了某些国家由强到弱直到消失。强秦自此也不敢窥视山东六国,各个国家相安无事多年。
三 灭齐,却是苏秦的终生之志。
每个人都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作为纵横家的苏秦也不例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他的欺骗手段不亚于他的师兄张仪。苏秦在忙着六国合纵的同时,还在帮齐国侵略当时最富庶但是地盘最小的宋国,并且不让其他六国知道,此举表面上看是在帮助齐国扩大地盘,实则在消耗齐国国力。
此时的苏秦实则是六国的无冕之王,以他的口舌,稍用手段就可以让其他五国矛头指向另一国。齐国就成了这样一个冤死鬼。
齐国竭力攻宋,并且顺利的拿下宋国,防御在函谷关外的其他五国立马就不干了。我们在此辛苦防御,你却偷偷去吃肥肉,首先不服的就是赵国。再由苏秦从中拨弄是非,很快就引发了五国伐齐的局面,此时的齐国国弊民竭,根本无力反抗。齐国自此一蹶不振。
然而苏秦并未看到齐国的灭亡,被齐王发觉,被处以车裂之刑。苏秦的一生就此结束,但拨动了战国历史的走向,乃是大才之人。
苏秦没有善终,究其原因在其选择的人生道路,他能左右各国君王的决定,同时也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在他选择这条坎坷充满艰险的道路时,或许,或许他就已经为自己设想好了结局。故事刚刚开始,他就已经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只不过不知道何时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