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舞台,晚会小品参演感悟

<万松书院>的节目缺少女主角,于是找到我参演。在此之前我好好看过这个小品,难度挺大的,原作中每个演员表演的细节都很丰富,舞台上也很美,各位演员站位,动作,处处都能体现出美感,女演员的表演动作有夸张,也有细腻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距离演出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只有周末能排练,这些条件限制下来,能排练几次呢?排练少能出什么效果呢?我心里是有些迟疑的。

第一次排练,大家一起,念了两遍词,就结束了,这个排练强度太轻松了,这个进度实在让我不放心呐,但是我没有提出质疑,为什么呢?因为排练时间不够,演员不是专业的,这是客观事实,如果我强制干预,提出非常多的要求和标准,可能会让大家心生顾虑,更加演不好,我们的演员不是专业的,导演也不是专业的,也许,按照导演的计划来,反而能达到一个也许不高但是稳定的水平。

我自己肯定是要好好琢磨的,这也是难得的一次上舞台机会。记词方面,主要是逻辑,在特定情况下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它的作用是想告诉观众什么事情,还是为了接下来哪个剧情做铺垫,把每一句的逻辑理顺了,词自然也就记下来了,词说错了也没事,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舞台走位方面也是有逻辑可循的,比如为什么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要往前走一步呢?是为了接下来的表演大家都能处于舞台中心,为了塑造cp感,两个人需要多一些互动和相同的动作,等等。

我反复观看了原作品,认真揣摩角色在台上的心理状态,听到同学说这句话应该想什么,做什么反应,听到师父说某句话时又应该做什么反应来表现人物内心;通过回看排练视频,我发现有一次我添加的小动作太多了,就显得人物特别乱,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很出戏,而当我心理有底气,有自信心的那次排练,反而不会有太多的肢体动作,表演出来就是好看的。于是我告诫自己,要稳住,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怕自己像个木头人,不要怕情绪给的不到位,哪怕只是认真专注地站在那里,没有多余的动作,观众也会被吸引的。

做人做事都是这样,只需要沉稳自信,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人就会自然地发光。

表演当天,彩排之前我特意去舞台上站了一下,想象一下一会儿底下坐满观众的样子,告诉自己我不紧张,哪怕表演中出了什么事故,我也想好了应对措施,可以从容地处理好。

晚会当天来了不少人,全程2个小时,我很庆幸自己参与了节目,否则如果只是坐在台下看别人表演,我一定会感觉无趣且有些遗憾,因此暗下决心,以后我都要站到台上去,不出彩也没关系,及格就行,因为我内心是渴望站到台上去的。回看演出当天的视频,我发现自己的表演状态是越来越好的,如果演出前能认真地排练一遍,应该会更好。有的演员是爆发式的,当天会保存体力留到正式演出,有的演员是慢热式的,越练效果越好,我属于后者。

从第一遍读词到最后上台,总共五六次排练,我们的演出效果已经非常好了,我发现排练效果的好坏跟排练次数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反而这样一周一次的排练,能留一些时间给演员自己去沉淀和感悟,效率更高。演出结束的时候,有人说我们都好像是专业演员,我心里是比较欣慰的,我没给自己那一年专业的学习丢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