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和两个女儿聊起她们小时候的事,她们提起曾经去小朋友家一起玩的“卖东西”的游戏,就是把家里的各色东西都拿出来,然后向彼此兜售,最后看谁卖得最多。几个小朋友每次都是玩的不亦乐乎,至今难忘。
女儿说我们那时候就喜欢把东西放的十分规整且很有些设计感,觉得那么美美的,自己看着赏心悦目,别人也一定会喜欢,愿意买回去。但有一位小朋友根本不管这一套,总是把东西杂乱地放在一堆,然后就开始高声地吆喝,见到人就拉过去拼命地兜售,开价也便宜,结果每次都是她卖的最多。
我说“你们那是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其实有好东西也不一定别人就一定会来买,还要学会怎么卖才行。
想想真的是这样,不管做什么的,其实都需要学会“卖”,无论是卖产品,卖服务,卖学问,还是卖人品,卖理念,卖理想。当你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认可,不被接纳时,不妨想一想,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在于自己不会卖或者是不屑于去卖?
当初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件事让我很受触动。之前一直可以算是个能读书会考试的好学生,拿着全奖来到美国读博士,自然想着就是要好好做功课,认真做实验,多得A,早发文章。可是我发现我的导师Dr. Alworth教授却经常不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一问别的同学才知道,他常常是在咖啡馆里和人聊天。虽然没看见他成天做学问,但他却可以不断地拿回科研经费,和不少其他大学的教授们搞合作,给相关领域的杂志作编委,并且能够在尖端杂志上发表论文(当然都是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们做出来的成果)。我当时就觉得,相比我心目中的科学家,他倒更像是个生意人。
后来时间久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大学的教授们都被称为“老板”,除了他们自身的专业能力之外,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卖”的能力。要想拿到科研基金,他们不仅需要不断地有课题,有想法,还要找到好的卖点,可以获得科研基金,并且通过他们各自的社交网络去寻找合作机会。就连发论文也离不开别人的认可和支持。除了顶尖的学术大牛,大多数的教授们都是需要在学术实力之外的销售能力的。只会埋头做学问是远远不够的。
来到斯坦福读书的这一年,更是发现这里的教授们大概有至少一半是在外面开公司的,不仅要教课,发文章,做研究,还要申请专利,考虑商业化,和投资人打交道,宣传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最新成果。为了扩大影响力,还要发Twitter,上Podcast,出书等等。
最近看了几本美国大学的教授出版的畅销书,发现都是文笔极好的,把自己领域里的最新发现写的深入浅出,有些同时也是配合着自己创立的公司做宣传,有些是个人的品牌建立。确实“卖”得不同凡响。
也碰到过比较清高的教授,不愿意接触社交网络,不屑于兜售自己的思想。虽然上课很受学生欢迎,但总觉得有些不得已的曲高和寡,令人感到有点可惜了。因为本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让自己的学问和思想得以更多的传播,就算用了一些“卖”的手段,又有什么要紧呢?
做过咨询的人,都常常会说,“乙方”做的太累了,有朝一日,要做到“甲方”去,言下之意就是服务客户太辛苦,被服务才是可以趾高气扬朝南坐了。但其实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想要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效果和更好的结果,我们不都无法避免不断地做着乙方吗?
如果希望自己的产品或者思想能够被别人所接受,要能够换位思考,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明白他人的需求和痛点。知己知彼,是销售的入门。
如果希望我们所做的工作能够被上级和同事认可,很多时候,埋头苦干并不够,我们不仅要“做”还要“卖”,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要形成自己特有的口碑和品牌。
曾经碰到有同事来倾诉,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出发点是好的,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没有被认可,或者遭到了误解。我只能说很遗憾,因为“perception is reality” - 别人印象中的你才是现实,你要改变别人的印象,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哪里没有“卖”对。
一个好的销售,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善于了解客户,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要积极乐观,坚持不懈,不怕被拒绝。
不管做什么,心态都是第一位的。如果只会作为甲方端着,缺乏身段柔软的乙方思维,不会“卖”,大都是很难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