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华、汪逢春、施今墨、萧龙友被称为“京城四大名医”,其中最为传奇的就是萧龙友,别人都是世家传承,他是野路子自学成才,就像武侠小说的毛头小伙自学成才,成为一代宗师。
孝母学医
萧龙友学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母亲,他的本职工作是知县、知府、财政部的秘书。
但是因为他母亲常年身体不好,无家传也无师承的萧龙友,干脆自学中医为母治病,没想到学成了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并且在1928年他58岁的时候弃官从医。
1870年2月13日,萧龙友在四川雅安出生,萧龙友从小苦读四书五经,国学功底深厚。
1890年,萧龙友考入成都尊经书院读词章科。
在他读书期间,母亲身患“血崩”,久治不愈,他开始尝试到药铺请教、辨认药物,以便给母亲治病。
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对中医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名震四川
清光绪十八年(1892),川中霍乱横行,光成都就每天死8000多人。
萧龙友走在大路上,看到都是盖着白布的死尸,路边全是瘫倒地吐血病人。
死亡人数,多到棺材店都无棺材可卖,使整个成都陷入了一片的当中,而且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根本就不给治。
当时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年仅22岁,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
顺便拉了一个道友,沿街找病人,走到哪就在路边支起大锅, 熬煮汤药,并且免费发放给濒死病人,让很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
后来这俩人,被称为为“万家生佛”,名震四川。
亦官亦医
其实萧龙友这一生,在58岁之前都是亦官亦医。
27岁的进入殿试,任八旗教习。
1900年,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仓皇西逃,萧龙友国破家亡。
为了生产,经常去琉璃厂卖字赚钱。
后来战乱被平息以后,按照朝廷惯例,萧龙友被召唤重新分赴山东候补。
后来成为淄川的知县,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
萧龙友一边当着市委书记,一边出去溜溜达达给人看病,被民间称为能为百姓治病的好书记。
料人生死
萧龙友,最为传奇的故事是料人生死。
1916年5月,袁世凯病危,袁克定请萧龙友看病。
萧龙友看了一眼,摸摸脉,摇摇头就走了。
结果过来1个月,袁世凯就死了。
因为袁世凯得了尿毒症,必须服药静养,但是当时的袁世凯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举国声讨。
无法静养,只有等死了。
1924年,孙中山带病北上,严重的时候吃喝都是问题,邀请萧龙友看病。
萧龙友看了一眼,摸摸脉,摇摇头也走了。
结果不久,孙中山就去世了。
因为萧龙友知道孙中山的病在肝胆,而且已经病入膏肓,所以连药方都没开。
不怕中医不开口,就怕中医直摇头,就是从萧龙友这里传下来的!
萧龙友在中医界算是传奇人物了,在医术方面无家传,又无师承,全凭自学成才,成为民国四大名医之一。
并且还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有医师资格证的中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