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逍遥游》(四)

                        逍遥游·第四节

  惆与学鸠笑之曰(1):“我决起而飞(2),枪榆桥而止(3),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4),奚以九万里而南为(5)?”适莽苍者(6),三冶而反(7),腹犹果然(8);适百里者,宿春粮(9);适千里者,三月聚粮(10)。之二虫又何知(11)

【注释】

  (1)蜩(liáO):胡蝉。学:亦作鸳。学鸠:楚鸠。庄子认为蝉、鸠二虫的以小自限也是根本不懂相对相待的含义。

  (2)决(xùe):轻易。

  (3)枪:亦作抢,疾速到达。枋:檀树。

  (4)时:指一个时辰。则:或。时则不至:一个时辰或达不到。控:投,落地,落下来。

  (5)奚以句:此句为嵌语式,将“奚为”拆开,在其中嵌上“以之九万里而南”表示问,奚为:何为,为什么。适:往,到。

  (6)莽苍:十里之郊的莽莽草色。

  (7)飡:即餐。反:通返。

  (8)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9)宿:过夜,指一夜。春:在臼内件捣谷物。

  (10)三月聚粮:用三个月的时间积蓄粮食。

  (11)之:这。二虫:指蜩鸠。

【译文】

  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件粮备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373评论 0 18
  • 原文: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can...
    卿若安阅读 634评论 0 0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
    暖阳_1332阅读 471评论 0 0
  • 我一直觉得,我这一代是在日新月异的鸡汤文中泡着长大的,大概是泡的太久,再香的鸡汤也会腻味了,所以这两年开始流行喝洗...
    涂涂是个好同学阅读 581评论 3 2
  • 乌蓬过杨柳,西溪巧邂逅,疏林未休,水湄深处情意惆。 草堂人家侯,晓来晨光落,手中红豆,且用相思醅清酒。 霓云私语勾...
    承之cz阅读 294评论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