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许多时候,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心动,促使我们成了更好的自己,即便最终你看似偏离了初衷,但这个过程,就是心动的全部意义。
让我们继续今天的阅读——《每一种优秀,都有一段静默时光》——人生有三种选择:放下、忘记和珍惜。
人生有三种选择:放下、忘记和珍惜
每个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年龄,身在怎样的境遇,有着怎样的经历,都会面对许多麻烦和困难。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烦恼,并非全由外因导致。是我们的心态和状态,决定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其实,这个世上并不存在关于幸福生活的万能良方,但如果能选择以下三点,就能过得洒脱和坦然些。
1
第一种选择,放下。
每个人的前半生都在不停地做加法,可到了后半生,我们就要学会不断地做减法。
也许年轻时我们身上扛着很重的担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为此我们受过很多委屈、吃过很多亏、走过很多弯路,但经过千锤百炼后,我们长了见识、有了经验、增了智慧。此时,我们就要学会跟曾经放不下的一切达成和解。
学会放下一些人,毕竟相识一场是一种缘分,相处一场也是一种注定。既然无缘再重逢,不如学会挥手告别,而不是死死纠缠。放过别人,亦是宽待自己。
学会放下一些事,毕竟无论是错了的还是过去的,都留在了回不去的昨天;无论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已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既然如此,不如学会将往事清零,轻装前行。
学会放下一段路,此处不通,或许还有别的选择,不必固守在一个走不出的死角心生悲凉,也不必一直待在原地,执意跟自己过不去,也许转个弯、绕个道,就豁然开朗了。
当你学会了如何放下,也就学会了如何重新开始。当你学会了释然,也就学会了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轻松和简单点。
2
第二种选择,忘记。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的经历,有的成了你心中美好的回忆,有的却成了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如果我们将每个人、每件事、每次始末都牢记于心,最终很可能会因为不堪重负而陷入崩溃和绝望。
所以,要学会忘记别人对你的伤害。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对于他人的刁难,过了就过了,不必耿耿于怀,也不必纠结于心。
学会忘记你曾给别人的善待。当你丢掉这种付出感,不去过分苛责时,心里就会平衡许多。
学会忘记那些不愉快的过往。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无足轻重的意外,放在心里太久容易藏污、纳垢、生灰,还不如将之抛到脑后。一味计较,只会让自己身心受累。
这辈子,值得我们记住的东西其实有很多。也许有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会有怎样的遭遇,但不把不值得的人和事请进生命里太久,是我们的权利和自由。
3
第三种选择:珍惜。
有时当我们还在试图挽回不可挽回的、极力想要争取得不到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原本拥有的东西。许多人会因此陷入无止境的悔恨中无法自拔。其实,当我们学会了珍惜,也就学会了如何去创造幸福。
学会珍惜当下。该努力时,不要偷懒、懈怠和拖延。唯有扎实过好此时此刻,美好的未来才会如期而至。
学会珍惜眼前人。多给陪在你身边的人一些理解、关心和在乎,千万不要把最差的脾气都留给最爱你的人,也不要等到失去他们时才想起去挽救和弥补。
学会珍惜生命。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感恩。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珍惜已拥有的一切,就会减少许多贪念,也会减少诸多遗憾,自然就不会活得那么累。
4
我们面临的许多不快乐,大概都源于我们时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左右为难,所以才会感到困惑和迷茫;我们时常铭记了不该记住的,又忘记了该铭记的,所以才会纠结和悔恨;我们时常在拥有时不够珍惜,在失去时追悔莫及,所以才会有遗憾和叹息。
其实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而当面对诸多选择时,你要学会去取舍、去判断、去掂量。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一劳永逸的捷径,也没有人可以给你照搬能全抄的经验,更没有人可以帮你做出万无一失的抉择。
总之,在该放下时,别逞强;在该忘记时,别较劲;在该珍惜时,别任性。
活得洒脱一点、从容一点、简单一点,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澄明和通透。
何为自由
如今许多人都在谈自由。究竟何为自由?
也许它可以被简单地分为物质自由,比如人身、时间和财务上的。其次是精神自由,比如能独处、会思考、有辨别力等。
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来说,自由就是忠于自己。他在书里写道:并不是有个人跑来找我,劝我“你跑步吧”,我就沿着马路开始跑步。也没有什么人跑来找我,跟我说“你当小说家吧”,我就开始写小说。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纵然受到别人阻止,遭到恶意非难,我都不曾改变,这样一个人,又能向谁索求什么呢?
对木心先生而言,自由就是不受任何人的打扰,只是雇了一个人,挑着两大箱书,就上了莫干山。一个人读书,写文章,而支撑他全部思想的,就是他贴在书桌上的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
而三毛的理解是:常常我跟自己说,到底远方是什么东西?然后我听见我自己回答,说远方是你这一生现在最渴望的东西,就是自由。很远很远的,那种像空气一样的自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觉,我一点一点脱去了束缚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东西。从那个时候,海角天涯,只要我心里想到我就可以去。我的自由终于在这个时候来到了。
这些解释,虽然我都觉得十分美好,但是总觉得,这样的生活还是离我太遥远。毕竟我不跑步,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周游世界,虽然也想过写小说,但是现在还没正式开始。
直到我看到台湾的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解读《易经》的视频里提到,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做某件事时,他的心中就没有了吉凶,没有成败,没有得失的概念,反正你一辈子都要去干这件事,所以就只管一心一意奔着它去做好了。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仿佛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因为于我而言,无论这一生是否能够成为我想要成为的那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对文字我始终有一种无法抽离、不顾一切、飞蛾扑火式的爱。所以它仿佛就在阐述真实的我自己。
又隔了一段时间,我在顾城的《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里读到:
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是你干什么都可以不坐牢;自由是你清楚无疑你要什么,不装蒜,不矫揉造作,无论什么功利结果,会不会坐牢或者送死,都不在话下了。对惶恐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及的。
就是这样一篇看似普通的短文中,我在读它时,内心彻底地释然了,甚至有一种在重压之下,黑暗之底,孤独的荒野中,终于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于我而言,无论我处在怎样的境遇里,只要有好书读,有文章可写,便觉人生已获得了无上的自由和解脱。
结语:
当你学会了如何放下,也就学会了如何重新开始。当你学会了释然,也就学会了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轻松和简单点。
明天开始我们将阅读——《《每一种优秀,都有一段静默时光》》——烦恼即菩提。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别忘了分享或留言。
如果你喜欢阅读,关注公众号:晚风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