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什么?《新周刊》三月有一篇热文,说仪式感就是作!来看看作者如何吐槽吧。
举例来说,做饭菜需要摆盘,可最后还不是吃肚子里了。你不会因为冰激淋卖萌就不吃冰激淋。不会因为小鱼饼可爱就不吃小鱼饼。
以此,我推及写作。写作需要仪式感,很多人喜欢去那些特别漂亮的书店,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去摆一个漂亮的造型配上咖啡,花朵和书籍,假装在写作。真正喜欢读书写作的人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比如说,欧阳修所说的三上,“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这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个时段构思的,一是马背上,二是枕上入睡前,三是上厕所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在空余时间零碎时间构思写作。这个并不需要沐浴焚香的仪式感吧,他照样也成了宋朝的文坛领袖。反而是那些没有焚香一盏茶,一本书,一点音乐就写不出文章的人,太有点郑重其事了。
由此想到婚姻。古代需要三书六礼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所谓“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而“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的六个礼仪,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古代有三书六聘的习俗,不照样有各种爱情悲剧吧。而现代呢?举办浩大婚礼也未必幸福,裸婚的也未必不幸福。
所以,婚姻中盛大的婚礼,其实,并无多少必要。爱你的人,会时时刻刻珍重,像赵又廷宠爱高圆圆那样,每时每刻爱着。不爱你的人,为了盛大的婚礼的面子,欠债,还是你俩一起还。
生活不需要仪式感。有仪式把某一天从平常的日子抽离出来,那余下的蓬头垢面的日子在这华丽的仪式陪衬下,还要不要过?但是时间感还是有必要的。
什么叫时间感?就是你对时间的敏感度。你活在此刻,不要不知自己已结婚,还做着无限美好的春梦。
有点时间感,在细微处感知节气的变化。三月春风吹碎琉璃瓦,该把厚重的窗帘换成薄纱帐;六月消暑气,餐桌上该有莲子百合汤;九月一层秋雨一层凉,该添置几件抵御晚来凉风的秋衣秋裤。
日子随着季节流转而变化。记得我读初中时,最羡慕一个同学,总能按照季节换上得体的衣服。听她说她妈妈每到夏天会把所有冬天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而秋天来了,她又会把所有夏天的衣服洗一遍,打包收好。
有点时间感,按照生命的节奏生活。在该结婚的年纪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该奋斗的时候不选择安逸。人生的节奏,一步慢,有可能就步步慢了。我的大学同学上学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爷送她上学。我们都奇怪。后来才知道,那是她父亲。只要想一想,当她大学毕业,她还能为父母尽孝几年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知道她父亲为何如此晚婚,但是,我的同学一毕业就回老家承欢膝下,怕也是因为时间紧迫吧。
有点时间感,珍惜每一天。只要想一想,好也是一天,坏也是一天,就要开心过好每一天,让周围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