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知道胭脂是这样一种颜色。
一直使用的是水彩颜料,想象中的胭脂是用朱红和玫瑰色调和出来,介于桃红和水红之间,娇柔的,妩媚的颜色。当老师把胭脂挤在颜料盘中时,第一次见到它,有些微的失望,是暗淡的,深沉的,灰旧的。
可是,挑了一点胭脂,溶入清水,搅匀,化开,那暗沉变成一种典雅的华贵,比桃红矜持,比玫瑰稳重,比橘红踏实。四号毛笔浸透颜色,细细的在蝉翼宣纸上扫开,水笔继续拖开渲染,原本稳重的颜色忽然之间又带出意外的娇柔。一层一层,每上一层胭脂色,心里的喜欢就多一分。爱上了胭脂,面对勾好的牡丹,一下笔总想用胭脂。
胭脂一词来源于“焉支”。当年霍去病大胜,匈奴汗国哀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红色的染料其实不少,但失去焉支,竟使人人失色,可以想象它的美。胭脂采于一种叫做红蓝的花儿,内含红、黄两种色素,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淘去黄色,最后留下独特美丽的红色,经过阴干处理,成为脂膏状,是谓焉脂,但是“胭”字是如何转化来的呢?两个字简直是绝妙的搭配。贾宝玉擅长炮制胭脂,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是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馏而成的胭脂。平儿受了委屈,被宝玉制作的胭脂略一装扮,便“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国画里的胭脂用红蓝花、茵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属于水色,也叫透明色。用植物制作而成,所以含有植物的特性,稀释之后呈现透明的娇艳,渲染多遍都不会厚重凝滞。胭脂的美,美在典雅平和,淡淡渲染,便如淡妆的美人,风致嫣然。染上十遍,就添了些故事,那种颜色,是可以一直吸引眼睛看下去的。胭脂和朱膘色加少许墨是柔和的绛红色,胭脂加少许墨调出用来渲染牡丹花瓣的根部,有一个极美的名字叫做胭脂墨,聊斋中《江城》一篇亦以胭脂虎形容善妒凶悍的美妇人。
胭脂在宣纸上久了,会变旧。可是,这点旧很像王谢世家的朱门,破落了,斑驳了,然而,在夕阳的照耀下,依然有一种沉默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