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主编的新文,看到了“空心病”这个热词,加上我最近时不时也会陷入迷茫的纠结境地,于夜晚时更是辗转反侧、心慌气短,便觉得自己估计也快符合这些特征了。
首先来了解下“空心病”的由来。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主题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上,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30%北大新生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中提到:
“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其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那么为什么会缺乏支持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呢?
1.成长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地尊重,没有获得应有的尊严。
我向来认同,尊重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生命,以及任何生物都应该被尊重。
生而为人,生而被无条件地尊重。这一点很重要。但凡涉及任何条件,尊重就变成了某种变相的要挟。
尊重是当你带着孩子看到清洁工人辛苦地扫垃圾时的一句“看他们多勤劳啊,用自己的双手勤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恶狠狠地发牢骚道“看吧,你不好好学习的话,以后也就只能扫大街……”后者会让孩子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原来,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被外界尊重。”长此以往,孩子学会了要拼尽全力去保持完美,一旦出差错,便陷入无尽地焦虑之中。
尊重是在孩子一次次犯错,一次次失败后做到接受并给予无限的理解和无尽的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数落、斥责和传递失望情绪。后者会加剧保持完美的焦虑情绪,因为父母的消极态度和评价是致命的。这种对待错误的不宽容和不接受是孩子极度迫使自己“走正道”的紧箍咒,伴着孩子痛苦前行。
尊重是为人父母,身体力行告诉孩子自己是多么热爱自己的职业或者事业,而不是人到中年还在心心念念别人的职业待遇多么高,福利多么好。也不是身为老师,却鼓吹把工资当作工作的唯一衡量标准。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一辈子都活在贬低自己职业而艳羡他人之中,教孩子如何对待漫长的职场生活?
正如徐凯文提到的那样“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
2.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充分地信任,缺乏应有的自信。
从出生起,家长和老师便充当了指导者的角色。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权威的身份确定无疑。
我想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我来教你”、“我告诉你这样做才对”、“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类的教导长大的。
在他们看来我们是没有独立思想和观点的,因而剥夺了孩子表达自我的权利;又自信地以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永远是对的,进而又否定和贬低孩子哪怕一点点的想法。
长此以往,独立的观点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加上灌输式和束缚式的教育,孩子主动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法也强行地被空白了。从此,孩子的思想便真的空空如也了。没了思想,没了独立且自由的思想,日后的大多行动也就变得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没有意义。
信任是给孩子提供时间和空间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而不是因为心疼孩子,将一切都大包大揽,硬生生地毁掉提高孩子自信心的
宝贵机会。一句“去吧,我相信你可以的”比任何一张100分的试卷都更有意义。
信任是在孩子历经失败和无助时,静静地陪在身旁,轻拍肩膀,坚定TA会慢慢走出来,而不是因失望的恶言相向。有时不是孩子本身消极,也许是父母在孩子极度对自己失望时又加剧了其信心丧失的荒芜。
3.也许陪伴我们长大的父母也还没学会如何去爱吧!
这里的感叹号不是“无奈”,是因我们无法去指责。
《请回答1998》里面,女主角德善因为排行老二的关系,在各方面经常被不公平对待,受尽了委屈。终于在一次生日时大爆发,哭着叫着,埋怨爸爸妈妈为什么把煎蛋给姐姐和弟弟,为什么自己就活该没有?为什么自己的需要就活该被忽视?
后来女主老爸因为内疚给她补过了一个生日,并深情地跟女儿道歉“对不起,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父亲。”
不是每个人都会正确地去爱他人的。但“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柴静《看见》里面采访药家鑫父亲的记录)
父母子女一场,最好的是可以做到包容彼此错误,相伴成长。
孩子犯错绝对正常,父母也是,没有人是完美的。重要的是接受彼此的错误,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