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学生愤怒中带着委屈问我.:"老师,我是不是不适合群居?"我诧异何事令她如此对自己上纲上线,原来是因为她与其他人合住,宿舍的卫生基本上是她的责任,其他二人对脏乱视若无睹,一二个月她还能接受,但时间久了她就无法忍受,有了口角与矛盾后她又陷入自责中。抛开宿舍制度与她人问题我问她:"假如宿舍脏乱,你不打扫会如何啊?"她回答我说心里难受,我复问她那么打扫卫生就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对吗?她说是,我问她那为何为自己做事还那么生气啊?她陷入思考中。
我们天生是矛盾的,不在乎付出努力,但又期待对等的回报,不介意给予关照,但又渴望对应的肯定,于是我们总是在拯救者,受害者,暴君三个角色中令自己迷失。
当我们面对弱小的,需要帮助的,以及那些能体现自己力量的情境时,我们内在的"上帝"特质就油然而生,我们愿意为家尽孝,为主尽忠,为友尽义,这些都反应了人性的可贵,促进了世界的善与美。可是绝大多数人以为自己的这种给予行为是无私的,这是真的吗?我曾经询问过每一个给路边乞丐赠钱的朋友,是因为这样做对乞丐有帮助?还是因为让自已舒服一点?更多的回答是后者,都是因为见其可怜内心难受,稍作给予道德似乎得以补偿,出发点终究是为了自己内心舒服,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私!
我们都不吝啬对别人好,但我们不能接受别人将这种好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对方无所回报,我们就会变成受害者。于是常听说:我们家为了让你上好高中,都砸锅卖铁了,你还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你却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我当年真是瞎了眼!公司对大家如何如何的好,员工却丝毫不懂感恩!一旦这些念头起,内心就开始愤愤不平,只至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开始爆发如同暴君,摧毁自己,摧残别人。
佛教将"布施"列为修行六度之首,并指出若无"舍心"则无布施,舍心既是不求回报。对于现代人来说,习惯公平与交换,不求回报何其难,但正是如此,就易生成受害者心态,苦不堪言,只有给予变得纯粹,人心才会变得简单,而世界所有快乐都缘于简单。
当你想爱某个人,请你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爱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关,我接纳你的接纳,也允许你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