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的知识、常识与见识

1

上周六,跟老哥电话时,他转述了一个观念,说的是,“学历决定知识,经验决定常识,朋友圈决定见识”。而这“三识”又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构成,以及一个人的成长高度。

这种格言式的文字,阐释的空间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对其中的核心概念的定义不同。

在上面那段话中,核心概念是“知识、常识与见识”。

其中,“知识”是狭义上的,主要是指写在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因此你学历越高,读得书越多,理论性知识也就越多。

“常识”是指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获得经验性知识,理论上你活得越长,经历的越多,经验性知识就积累得越丰富。很多长辈教训小辈,总爱说的一句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就是说他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很多。

而“见识”则是指那些能让你眼界与思想得到突破的扩展性知识,而能增长你见识的,往往是你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识比你更牛的人。

下表,我简单总结了个人的“知识、常识与见识”三者的主要来源与特点。

知识、常识与见识的特点

2

一个人知识上的完善与成熟,是将三种知识融而为一,相互推动的过程,就像是一种植物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

如果植物的生根发芽,代表着人的出生与启蒙,那么植物的花果,则代表着一个人已然成熟思维方式与人生价值理念。瓜熟蒂落,木已成舟。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一旦形成固化,就很难得再发生变化。我们常说“本性难易”,其实是说我们很难改变一个人业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如宝洁、麦肯锡等国际知名企业,除了特殊情况,很少会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职场老狐狸担任公司高管,而更喜欢在高校中招聘应届优秀毕业生作为管理培训生,将其培养成企业的高管。为何?因为这些优秀毕业生的职场经验基本还是张白纸,通过培养,更容易形成与公司一致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而那些在职场的中老油条,往往已经固化,难以改变。

而让植物开花结果,需要土壤、水分、阳光与化肥。其中,理论性知识就是阳光,经验性知识是土壤,而拓展性知识更多是化肥。

植物没有土壤,就是无根之木,无法存活。(现代栽培学的无土栽培,只是以营养液的形式代替土壤罢了,本质不变)但是很多植物只需要一点,甚至不需要阳光,都能活得很好,比如我们办公室室内的很多盆栽。但自然界中的那些参天大树,无一不是需要阳光普照。同样,化肥完全是现代工业的产物,用于让那些养育我们植物,如水稻、小麦等,长得更快、更强壮些。

人的思维成熟之路,也是这个道理。

自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人生的学习之旅。首先学会的就是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性的知识——常识,方式就是我们这个摸摸,那个踢踢,满地打滚,追鸡逐狗,拆东拆西,任性争吵。由此,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及怎么做可以更好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些由切身体验而得的常识,就成了人生成长的土壤和水份,随着年岁的增长,会不断累积。层层累加,经验知识变得无形但很坚固,日用而不知,如果不做刻意反思,自己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这部分知识。因而,我们往往就成了经验知识的忠诚“奴隶”。

在变化节奏非常慢的传统社会,这种经验性常识是个“宝”,即所谓的“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老马能识图,老司机能镇家,因为他活得长,经历得多,解决问题的经验也就多。

同时,受限于个人的成长的环境,每个人的经验性的常识都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经验性知识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

3

进入到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全新的状况,以及不曾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原有的经验性知识越来越不够用,也越来越不管用。

怎么办?经验性知识不足,学校教育来补;不管用,科研来创造。

何为学校教育?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对象灌输具有一定结构与逻辑的理论性知识内容。

其实,学校教育的内容,往往与我们自己亲身实践,没有什么关联。不过,一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他们,就会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常识性知识。这就像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植物吸收阳光,通过自身的叶绿素转化成为自身成长的养分。

在现代社会,理论性知识是阳光。要在现代社会活得不错,成为所谓的“人才”,就必须接受相当程度的正规学校教育,另外还要自己不断自学求新。每一次将所学到理论性知识,用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之中,都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性知识,让自己获得内在的成长。

现在社会流行一种“读书无用论”,因为书读得多的人,反而不如没有怎么读书的人赚得钱多。其实,这个观点虽然很狭隘,但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读书多的人,只学到了理论知识,而没有经过实践性的转化,没有变成可以直接使用的经验性知识。这也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出来,还是还是懵X一个的原因所在。

看过一篇微信文章,认为中美两国学生的能力差别,是从高中开始分野的。美国高中教育,就相当于中国大学的教育,开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开始写论文、做实验,通过科研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经验性知识。而中国高中教育,在高考的升学压力下,每天都在拼命地做题、上补习班。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天天“唱衰”美国的评论家们,就不值一哂。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个人经验性知识越来越源于“理论性知识+亲身实践”。因此,总体上,读没读过大学,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毕竟,读了大学,在理论上具有更多的理论性知识,而这是现代社会个人经验性知识的来源,只要假以时日的亲身实践,更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

4

老哥有次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认识同一个行业的两位企业老板,甲老板的公司年销售额为3000万的样子,每天忙得跟陀螺似得,脚不沾地,不是在工厂安排生产事宜,就是在酒桌上应酬客户,客户要什么就给什么,完全不敢得罪客户,因为客户结构很单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乙老板,他的公司年销售额则有3个多亿,理论上应该比甲老板要忙十倍。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事实上,乙老板活得很从容,他不仅有时间健身,还能对客户进行挑选,那些不怎么赚钱的业务,是不接的。

我哥当时问我,为什么会如此呢?无语以对!

现在想想,这很大程度上是甲、乙两位老板的见识高低所致。何以见得?

有段时间,该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一会涨,一会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利润。其中,甲老板为此事,总是焦头烂额,对市场波动无计可施,企业承受了因为波动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更是要千方百计稳住客户;而乙老板,则通过期货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原料市场所带来的波动,让企业的经营变得相对平稳。而他能做到这一点,与其总有时间关注企业之外的行业动态、国际形势变化有关,他用来陪客户的时间远远少于他与其他同行交流,以及获取其他宏观信息的时间,这样做使他的期望操作,赢多输少。

对了,据说这两位老板的文化水平差不多,都是初中文化。

所谓“见识”,就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获得了更高的思维格局与更广的视野。甲老板困在自己的企业日常经营之中,使得自己的见识受限,越做越苦逼。而乙老板则通过长期对行业宏观格局的关注,让自己拥有了更为宽广的见识,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超越了企业的日常经营,反而是企业越大,自己越是从容。

这其实不是个例。前一段时间的“宝万之争”,宝能指责万科的王石,在担任万科董事长期间,长期不再公司,不是登喜马拉雅,就是去哈佛游学,另外还泡妞,没有尽到职业责任。其实,这种指责很幼稚,反而彰显了王石的成功。一个企业家让企业保持了20多年高速增长,并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龙头老大,同时,自己还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追求自我爱好,如果说能做到这样的企业家都不成功,还有谁有资格说自己是成功的呢?

做老板的人,其实都很忙,但各有各的忙法,忙的重点各有不同。而决定“忙法”的是做老板的见识。老板的见识决定了他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超人,凡事亲力亲为、到处救火,还是变成一个“造钟人”(《基业长青》的中说法),给企业构建起一套运作有序的机制,只要自己设定好方向与目标,公司就能有效高效地实现。

其实,见识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为什么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些人就能脱颖而出,成为一时之杰,乃至时代的翘楚。除了可能的运气,更在于个人的“见识”。这包括,是不是敢于打破以往的成规,有没有不断求新求变的意识与决心,舍不舍得眼前的小利以追求未来不确定的收益,能不能给到别人愿意帮助你甚至是追随你的希望,等等。

那么,“见识”何来呢?古语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一席话”是包含了世间智慧的话语,是经过了实践检验过的常识,甚至真理;其二,是听得人有心,有自我突破的意愿与追求,并有很开放的心态,使得他能够get到“一席话”话中所包含的智慧,让自己获得醍醐灌顶般的启发。

生活中,我们的见识除了源自个人自我的摸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华为任正非就有一种工作方法——世界咖啡,他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国内外著名的企业家、学者一起喝杯咖啡,进行思想与心得交流,汲取外在的想法,扩展自己的见识。

所以,朋友圈决定见识,想来还是有其道理的。

有一种说法,判断一个人牛不牛,就看他的朋友圈有多少牛人。从功利的角度说,在这世界上,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都很忙,不会轻易把时间用在相互的闲扯淡上,普通如此,牛人更是如此。工作生活中,别人愿意跟你交往,是因为别人能从你身上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因此,一个朋友圈全是牛人的人,自己肯定也是个牛人,不然也就混不进去,就算一时混进去了,也会被踢出局的,比如很多人喜欢跟名人拍照,挂在自己的办公室,这只是欺世盗名而已。

5

总结一下:在我们的人生路上,知识、常识与见识三种,都是个人思维重要构成部分,常识是基石与框架,知识是垒砌的砖石,在基石的基础上,镶嵌在整体的框架之中,构建成一栋房屋,而见识则是房屋的设计图纸,这栋房屋能该多高,能建筑得有多美,就取决于图纸的当初设计了。

现代社会,颠扑不破的常识越来越少,知识的生产、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而对人的见识要求越来越高。怎么办?

房屋一旦建成,还可以通过装修,改变结构,换上新颜,何况人乎?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进取,对思想进行有意识的更新迭代,你也可以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

简言之,就是尊重但不盲从常识,积极学习并运用知识,向高人求教,与同辈交流增长见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