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胆小,做自信、勇敢、快乐的儿童?


最近在某直播平台上刷到让我很惊讶的一段视频。

五六个月大的婴儿懵懵懂懂的躺在床上,不停地挥舞着小手和小脚丫,身旁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但接下来,只见这位父亲高高举起手臂,伸开大手,正好放在与婴儿头部垂直的上空。伴随着父亲口中发出急促而突然的声音,这只大手缓缓下降。婴儿的动作让我十分惊讶,只见他在看到这只“巨手”下降的时候,奋力挪动着身体,最终让自己可爱的小身体偏离了“巨手”下落的方向。于是评论区一片“聪明的孩子”“反应力很强”的评论,复制粘贴一般涌现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吗?当婴儿在面对恐惧时,他本能地做出了躲避反应。


可以看出,轻微的恐惧会增强孩子的应激能力,让他有机会躲避危险。可是任何事物都有限度,当恐惧系数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反而会引起儿童的恐惧情绪并最终成为真正的困扰。

那么儿童的恐惧情绪有哪些呢?如何才能帮助儿童克服恐惧情绪且在成年后不留下任何阴影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将会在《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属于儿童心理学书籍,书中的主题是在为广大父母及教育工作者阐述儿童的恐惧情绪有哪些?同时也包含了如何引导孩子克服恐惧情绪?父母应该留意的儿童恐惧情绪中的非言语信息有哪些?应该怎样解读儿童恐惧情绪下的涂鸦与绘画?等问题。


这本书包含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很多,信息量全面。读者们也可以直接翻开本书第四章,从34种最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中,找寻与自己孩子对应的恐惧情绪来“对症下药”。

整体来看本书,又为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传递着一些信息。

一,永远不要低估恐惧情绪。

因为它毕竟以隐性、微弱的方式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理防线。

二,没有必要过于夸大。

借助本书既可以寻找到恐惧心理的来源,又可以借鉴书中的“实用建议”正确应对恐惧情绪,绝不能将本书中所描述的恐惧情绪与病理学、性格和人格联系在一起,这些恐惧情绪并非一直都是负面的。


三,正确评估儿童恐惧情绪。

作者提出了两个关键点:其一,同理心是帮助儿童释放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其二,具有参与感的非言语符号比安慰的话语更有用,如一个拥抱或一个爱抚要好过许多无用的话语。

最后,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胆小,做自信、勇敢、快乐的儿童,是每一位父母与教育工作者无法摆脱的使命,这本书愿意成为辅助你们的工具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02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273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811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5,778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