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赶慢赶,在晚上8:30前回到家。
今天白天浪费了太多时间,下午两点出发去石湖,跟朋友们喝咖啡拍美景吃晚饭,玩得很嗨,嗨完就后悔了。
8:30有两个砍柴书院的讲座同时开始,一个是写作基础班弋一老师讲发散性思维引导与训练,另一个是IP班的福利课,纳雅老师讲冲榜写作的技巧。
都想听,但是同时开课,弋一是在微信群,纳雅是在微课学苑,怎么办?好纠结。
我先进微课学苑听纳雅。
我是两个月前糊里糊涂进入打榜班的,同样糊里糊涂跟着打榜,开始是每天打一条,八月份开始每天打三条。
但是,始终没明白为什么要打榜?
纳雅说砍柴学院有四个领域的打榜班,都在努力打榜。但还是没告诉我们,砍柴学院为什么要组织打榜?
接下来的内容是我喜欢的,纳雅说,冲榜话题就是命题作文,冲榜内容的素材选择,冲榜内容的写法⋯⋯
纳雅是用语音授课,她的语速不快,每句话之间的停顿比较长。
我趁着纳雅停顿的时间,迅速退出微课学苑,去写作班的微信群。
弋一正在讲拿到一个话题时,怎样用发散性思维来考虑问题,选择材料,几乎跟纳雅说的是同一个话题。
我发现我完全可以自如地在两边课堂穿梭听课,居然还来得及打字发言,跟两边的老师互动,还能做好两边的笔记。
哈哈,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被我掰成了两个小时用,白天浪费的六个小时,挽回了一个小时。
纳雅她以前专攻微头条的时候,每天写七、八条,基本上能有三条以上可以成爆款,真的是令人佩服!
前天卡卡上课时说,每人每天发微头条的上限是10条,书院很多人能发八九十条的。
卡卡自己现在一天也要发上七八条,他说他最早时一个微头条需要写两小时,现在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可以写完了!
惊叹!
我一直以为自己每天完成三个微头条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在书院进阶班,三个微头条算不合格。
而我现在每写一个微头条,差不多也要两个小时,比最早时已经进步点了。
两边的课上完,稍作磨蹭就到了十点。
本来今天不用打榜,但是听完课后热血沸腾,立即打开石墨笔记写微头条。
我现在习惯先在石墨写好草稿,然后复制进易撰检测原创度,然后再进句易网查违禁词,然后弄照片,发布。
今天写的是范仲淹的赈灾三策,虽然网上有许多人写过,但我直接从沈括《梦溪笔谈》翻译出来,然后用我自己的语言和观点,重新组织后发出去。
最后测下来的原创度居然有76.8%。
但是今天又碰到新问题,美图秀秀改版了,我用惯的动图制作做不了,只能用了一张范仲淹的照片,就算了。
十二点发布,算算时间,这条1100字的微头条,也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发出到现在,三个小时,有了655个展现,65个阅读。这深更半夜的,有这么多人阅读,实在是很好的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