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刷屏的那篇文章说的是台风中被压倒的男人,觉得人生好苦。
我看到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奋斗,命比钱贱的事例真的让我觉得喘不过气来。
原本我还觉得不错的这篇文章,可是今天打开想再看的时候发现被和谐了,而公众号紧接着又发了一篇推文叫《你没穷过你不懂》。
这篇文章我就不能忍了,什么叫“你没穷过你不懂”?
是的,我承认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在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我除了心疼他以外,更多的是告诫自己:钱固然重要,但生命更为可贵。
从古至今,命比钱贱的事例多的是,可谁也没把此太当作一回事,更有甚者会将此当作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话题。
你一棍子打死一群人,你说我没穷过所以我不懂。
那么你呢?
你是否此刻坐在空调房里,喝着茶吸着烟享受着午后的美好时光,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然后又望向窗外的高楼大厦,想着晚上应该去哪里吃好吃的。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当事人都没觉得自己过的很苦,最多是感觉累了点,却被旁人将自己的苦难无限放大。
也许换成是我,也许我的生活刚刚起色,也许我还要靠这个车子还清货贷,我可能也会如他一般拼命护着货车不让他被台风吹翻。
我知道我除了告诫自己和亲朋好友——命比什么都重要,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社会舆论能一次次地把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无限悲剧化放大,还冠冕堂皇地说“你没穷过你不懂”?
我是没有穷过,可是我懂,我什么都懂。
我没有穷过,是因为我的父母为了给我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在年轻的时候替我吃尽了苦。
母亲说,那时候我不到2岁,父亲突然失业,一家四口要靠着母亲一个人一个月300元的工资在深圳生存下来。
我父亲没有工作近半年。
所有人都劝母亲回老家,包括我父亲。
她说她不愿意,她说回去了,现在刚找到稳定且又较不错的工作就又没了。
我母亲就这样,咬牙挺过了这半年。这半年里,为了省两毛钱,她甚至会和那些骗称的小贩吵架。
后来父亲找到了工作,分担了母亲一部分的经济负担,可即使这样,母亲在那半年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直到现在,即使生活水平好了,她也还会因为买菜能便宜一两块钱,而骑小黄车去1km以外的地方买菜。
有时候看上喜欢的衣服,也不舍得花钱买,纠结个半天又不买了。
小时候不懂事,总是认为母亲因为那一两块钱而斤斤计较,在菜市场上和人吵架的这种行为很丢人。
从小多多少少有自卑的因素,不敢和朋友说家里的情况,更不敢让朋友来我家玩。
那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父母亏欠我的。
长大后才知道,父母从来不欠我什么,只有我欠他们的。父母挣的那些钱都是辛辛苦苦省下来的。
房价暴涨那几年前,父亲说想和我母亲买一套房子的,老是租房子也不是个办法。
可是省惯了的母亲,不敢也不肯用贷款的方式去买房。
于是,代价就是,我们眼看着自己住的这个地段现在从3k涨到7w一平方,却无能为力。
而我,则在深圳城中村当了十八年的“厅长”。
即使现在我有自己的小房间了,母亲还一直觉得对不起我,说委屈了我住那么久的客厅,可我知道她也不容易。
无所谓的,真的无所谓。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即使穷一点也没关系。
我是这么跟我妈说的。
虽然比谁都渴望能拥有一间粉色的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但是我知道我的父母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我最好的生活条件和资源了。
虽然生活的环境差些,可是她对于我的吃穿用度上,却毫不吝啬。
即使在小时候生活再怎么贫困潦倒,她宁愿自己不吃肉,也要给我吃的那种。
我是没有穷过,那是因为父母宁愿吃苦的是自己,也要给我和身边孩子一样的生活水平。
那时候还不是义务教育,我们也不是深圳户口,外来子弟的孩子在深圳上学要比深圳的孩子多交1000多一学期。
而且在升学的时候也会面临着本地人优先的政策。
母亲听说公司里有一个随迁政策,拼了命去争取这个名额。
后来被告知,你不是大学毕业,需要再考个资格证。
35岁的她,像所有年轻人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努力地啃书。
早上5点起床上班,下午4点下班,然后上补习班到晚上11点,回来又继续学习到凌晨。
整整一个多月。
“还好考上了,也有深圳户口了”,她说。
对我说这些的时候,我看得到她脸上的无奈和幸福掺杂着,我知道那段时间对于她来说太苦了,苦的回忆起来觉得现在的日子幸福极了。
你说我不懂穷人的苦?
我是从穷人家里出来的,可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
不是因为我眼高手低,认不清自己的地位,而是我爸妈从来不对我说“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你比别人低人一等”
所有穷人家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标上“穷人的孩子”这个记号,所以才会拼尽全力去力争上游。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贫富差距的现象就会有不公平的阶级存在。
你想着要所有物质条件都人人平等的那一天,可能到你去世都还没能够实现。
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当今社会的条件根本没办法实现。
所以别打着“我为穷人辩解”“你没有穷过你不懂”的旗号来替他们说话了。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简单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