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课

现在我们这一轮的字是字里藏医,每个讲师又做了一个汉字的讲解,由专业的老师来点评。

今天又来了三位新讲师。你持有几个学生,上次给大家说了一下怎么去做课件,怎么讲,今天新人上台试了一下。然后就是找不起,感觉还是很薄弱呀。

我们由一个汉字的创造开始讲起,然后了解到它的意思,组词,成语,古诗还有一些互动的内容,这是一个知识串,通过一个字认识一个知识体系,如果老师讲的好,就会产生一个主题。因为每个讲师思考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主题会有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同一个字,如果有不同的讲师讲,会有不一样的课件内容和现场效果。

我是做课件越来越熟练了,但没有想到新人做的课件儿丢三落四,这个知识串的体系没有掌握很好。尽管这样,新的讲师也说做这个课件找了大量的资料,才整理出这么几页。所以做任何事都不是那么轻松简单的,当然做课件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怎么把你做的课件讲出来。演讲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来达到越来越好的效果。新的讲师经验不足,课件虽然做了,但讲起来干巴巴,声音不够洪亮,人站在台上不够自信。课件的内容展开的不全面,因为怕记不住,好多文字写在课件上,反而变成了读课件。如果是这样的效果,肯定没有人愿意来听课。不过还好,大部分人前两三次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吧。毕竟我们是从同事中来培养老师,而不是从有过教学经验的人中选拔我们国学馆的老师。所以在讲师的训练上可能花费的精力要大一些。

好处是我们几个老讲师做的课件越来越好,专家说基本可以一稿通过。

真的是不容易啊。我这几天抽空做了三四个课件,同事说我真的是高效。但是感觉记忆上总是有点混乱,特别是在古诗词这方面。所以课件做完了,趁着脑子里记忆力还强一些,得抓紧做输出。专家建议我们可以在下面有观众的时候进行录课,反复练习。这样不仅加深了课程的熟练度,而且优质的客栈内容可以直接形成一个知识产品。

专家又问了我们,上次他讲的一个学习方法,每天记一条名言,我们有没有人去做到。在场都鸦雀无声,真的是很难做到呀,还好我目前每天陪孩子背一首诗,虽然不是一句是一首诗,但是也算坚持在做,不过昨天背的还记得,前一天或大前天背的,基本上忘得差不多了,还需要再加深一下印象。只有把每天记住的内容,根深蒂固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才会把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智慧。以后出口成章就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