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亲友们走出农村的历程(一)

在我的老家,农村人绝大多数都有一个走出农村,住进城里的想法。年轻人里学历不高的,外出打工、做生意,攒钱,买房,结婚,最起码也要把家安在县城里;那些学习比较上进的,初中升高中,高中到大学,少数考研读博,然后工作,买房,终于转换身份,在城市里扎根,成为一家人的骄傲。一些奋斗过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把期待放在家里的孩子身上,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后也能考上大学,去大城市生活。只要逢年过节,能回家一趟就行。农村人祖祖辈辈依赖着土地,而今纷纷奋力逃脱出去。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里,我将讲述我身边的那些亲戚朋友们从农村走出去,最后在城市定居的故事。如今农村变得越来越空,走出去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只有每年到了过年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千里万里回来一趟,匆匆的待过几天,然后又飞走。终于有一天,他们再也没有了飞回来的理由。

在这里第一个要讲的,是我的姑奶,她是我爷爷的妹妹。我对她的了解不多,接触的经历也不过十指之数。我想她应该有很多故事:走在人群中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但跟她接触过的都知道这个老太太不一般。普通的老太太可没有她那种威仪,明明看着就是很和气很温暖,但心底却很难不对她产生尊敬。

在我出生以前,她就已经定居在县城了,是我们家庭里最早走出去农村,成为城里人的。爷爷在我出生月许就过世了,我对他没有印象。而这个姑奶,记忆中,有一两次过年的时候见过她回老家,然后我们这些孩子就有了稀罕的吃食。每年都是我爸还有叔伯他们一起,去城里给她拜年。除了带些礼品拜年,偶尔还会向她寻求一些建议,找她帮忙解决问题。比如我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尚可,后来家里要把我转到城里上学,就找她帮的忙。她退休之前在那所小学当过老师,而这次帮忙,可能也是少数让她极为高兴的。大概转学之后一周的样子,老师们发现,这个从农村转来的孩子还可以。其他叔伯的请求,则让她很头疼。

前几年,姑爷——他是我姑奶的爱人,姑爷这是我老家的称呼——去世了,姑奶搬到了单位的家属院里住。自从我退伍回来,过年给她拜年,我爸都让我陪他一起去。从开门迎接我们,一直到出门送我们离开,所有行动都是干脆利落。门口,庭院,厨房,客厅,全都收拾的井井有条。每次见到我,她看上去都很高兴,能坐在一起聊小半天。跟她聊天,出乎意料的不会那么拘谨,不论问的是工作,生活还是女朋友,都不会难以回答,她的问题也绝不会让我尴尬。简单的谈话里,完全能感受到她人生的包容和通达。此刻想起她,我希望在老去的时候,也能够有她这份从容不迫,洗练淡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真的需要自己安静下来,因为周围的杂事太多,尤其住在农村,都说农村人朴实,其实真要是长期生活在农村,一个高素质...
    在听Yellow阅读 5,179评论 18 18
  • 当家女孩 文/老桥 这场秋雨,沿袭了六月雨的暴脾气,风还没蹿起来,雨水已倾盆而下。玲子还没看清砸在路面...
    老桥1阅读 2,920评论 0 0
  •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人搬进城里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为儿子成家立业,因为如今男女比例失调,女人条件越来越高,有车有房...
    你健康我快乐_61fc阅读 2,895评论 3 6
  • 当家女孩 文/郝秀苓 这场秋雨,沿袭了六月雨的暴脾气,风还没蹿起来,雨水已倾盆而下。玲子还没看清砸在路...
    老桥1阅读 4,028评论 0 2
  •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像是黑夜里闪亮又俏皮的星星,又像是辉映世间的一盏烛火,让你猛地想起来可以粲然一...
    半个榴莲阅读 1,274评论 0 0